铅是如何进入体内的?
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
生活中使用铅锡合金容器存放食物、老式爆米花机爆出的爆米花、某些染发剂、含铅油漆、铅作业工人工作服带来的二次污染等均可能接触铅。
铅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中理想的血铅水平应为零,人体体内铅含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对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产生毒性,以慢性中毒多见。
慢性毒性:
1、神经系统:类神经证:(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周围神经病:(肢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握力减退、伸肌无力和麻痹、腕下垂、足下垂,甚至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口内金属味道、食欲减退、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绞痛;
3、血液及造血系统: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
4、其他:铅线、月经失调、流产、早产、不育等等。
职业性接触机会
1、铅矿开采及冶炼;
2、熔铅作业:制造铅丝、铅皮、铅箔、铅管、铅槽、铅丸及焊接使用的锡条、废铅回收等;
3、铅化合物应用: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铅中毒发生了,该如何处理?
中毒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金属络合剂驱铅治疗,如依地酸二钠钙、二巯丁二酸钠等注射,或二巯丁二酸口服,辅以对症治疗。
铅中毒的预防措施
(1)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
(2)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抽风如熔铅炉、浸锡炉、焊锡、波峰焊、铸字机等安装局部排风装置,控制职业性铅有害因素的扩散;
(3)采取远距离操作,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操作,减少直接接触;
(4)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监测,严格执行卫生标准以达到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目的;
(5)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定期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病人,早期采取防控措施;
(6)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防尘口罩、手套、穿工作服等;
(7)加强健康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职业性铅有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参与预防工作,搞好个人卫生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车间内用餐、吸烟。
(8)妊娠期及哺乳期女工应暂时调离铅作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与您携手,
共筑健康长城!
长按,识别娌绘剤鐧界櫆椋庤澶氬皯閽?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緱澶氬皯閽卞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zy/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