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湾尚捷医学检验所林伟平
痛风(Gout)这种古老的疾病至少已伴随着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它所造成的慢性关节炎及剧烈疼痛令人难以忘怀。早在古希腊时,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将它称为「帝王的疾病」(thediseaseofkings),因为此病在当时的贵族阶层相当盛行。而国人将它称为「痛风」,是因为它经常毫无预警,发作得像风一样快。
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痛风已成为最主要的关节炎之一。在美国每十万人有人发生痛风;台湾大约是0.5%,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是饮食生活型态的改变,也可能是大量使用药物的结果。男人在40~50岁是痛风发生率最高的时期,女人则是在停经之后;痛风较少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目前知道肥胖会提高痛风的发生率,并且男性高过女性,饮酒也是另一个诱发因子。
痛风发生的原因
所有的活细胞,包括人体本身的细胞,都含有重要的遗传物质---DNA,而DNA的组成成份中含有一重要的物质称之为「嘌呤」(purines)。食物中的某些肉类、海产类、豆类都富含嘌呤,它们被消化之后转变成尿酸,由于尿酸通常不为身体所利用,因此肾脏就成为排除尿酸最主要的器官。当食入过多的高嘌呤食物而产生过量的尿酸,超出肾脏的负荷时;或是肾脏本身的问题而无法正常排除尿酸时,都可能导致血流中囤积过多的尿酸。这样的情况假以时日,尿酸便会以针状结晶的形态堆积在关节四周,最后引起发炎反应并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这就是痛风的正字标记(如下图所示)。
尿酸结晶也可能在皮肤之下聚集形成凸起的硬块,称之为痛风石(tophi)。痛风石若出现在输尿管或肾脏,便是所谓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哪些人容易成为痛风族?
一、家族遗传史:10~20%的痛风患者其家族上一代都曾有痛风史,一般认为是尿酸代谢障碍的基因发生遗传。
二、肥胖:有充份的证据显示体重的上升和血中尿酸的浓度呈正比关系,导致痛风发生的机率大增,这类患者经常在敖夜过后发作。
三、高血压: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显示高血压会引起高尿酸,但统计发现25~50%的高血压患者曾经发生痛风。
四、喝酒:喝酒会导致高尿酸是存在已久的事实,酒精会阻断尿酸的代谢,并且是女性发生痛风的唯一有意义危险因子。
五、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也会提高痛风的发生机率。
哪些因素会诱发痛风的发作?
一、压力。
二、感染。
三、关节受伤。
四、体重快速减轻:由于大量身体细胞崩解,释放出嘌呤。
五、外科手术:同样导致细胞崩解,释放出嘌呤。
六、过度饮酒。
七、过量高嘌呤食物。
八、行走过量,超出身体之适应。
九、季节的改变:据统计春天是高发作期,四月是最高峰。
十、严重的疾病或药物治疗常诱发痛风发作,有20~86%的痛风患者曾经在住院期间发作。
痛风的症状
痛风的发生通常可分成下列四个阶段: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期
对从未发生过痛风的人而言,此阶段血中尿酸浓度的建构期。在此期间血液尿酸浓度偏高,并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十余年到数十年),但痛风往往还不会发作,因此被认为是痛风发作的准备阶段。事实上,少于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后会发展成完全性的关节炎。
急性痛风关节炎期
此阶段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手指或脚趾开始有冰冷的感觉,这意味着尿酸结晶的形成。随后可能出现脚趾或脚踝关节隐隐作痛,或是轻微扭伤的感觉,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其后可能在某一时间,发生突然、快速、剧烈的关节疼痛,痛到无法站立,并伴随着关节处红肿发炎。有些人在半夜痛到醒来,有些人有起床时发作而无法上班。这些症状常在5到7天后消失,来得快去得快,痛风之名由此而来。
复发危险期
患者通常在首次发作痛风后数日,症状完全消失,会有完全复原的感觉。但若未就医并加以监控,日后复发的机会非常高。
有62%的人在首次发作后来年至少发作一次。若将期间延长为二年,发作比例增加为78%,十年内则有93%的人再次复发。若持续不就医,发作期间会愈来愈短。
慢性痛风石侵犯期
在遭受痛风侵犯后一段长时间,约10到20年,会演变成复杂的慢性症状。超过一个以上的关节发生持续性低程度疼痛,并伴随轻度到急性的发炎。痛风石逐渐形成并破坏关节区的骨骼及软骨组织,导致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如下图)
痛风的检验
痛风最正确的检验是在患部关节抽取关节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尿酸的针状结晶。由于此法较具侵犯性,因此临床上常以血液或尿液的尿酸浓度来评估。但血液及尿液检体容易受到精神状态、饮食、药物、饮酒的影响,发生经常性的变化,因此需要多测定几次并谨慎判读。通常痛风发作的患者在就医前常会自行服用药物,医院帮患者采血检验尿酸时常做出偏低的结果,此点是造成误诊的最大原因。根据统计,血清尿酸值在7.0mg/dl以上,罹患痛风的机率为20%,8.0mg/dl以上为30%;9.0mg/dl以上,罹患痛风的机率将大于90%。
另外,测定24小时尿液的尿酸浓度也可以和血清的尿酸浓度配合,共同评估下列状态:
1、尿路结石的可能性。
2、痛风的发生机率及严重程度。
3、患者对尿酸的代谢状态。由于大部份的尿酸都经由肾脏排泄到尿中,血中过高的尿酸浓度常使尿液的尿酸排泄量增加;但若肾脏的功能变差,或其他的因素减低了尿酸排泄速率,尿酸便会滞留在血中,导致血液尿酸上升,尿液尿酸下降。
常见尿液尿酸过高的情形有:
体内过多的细胞崩解导致大量尿酸释放到血中并排泄到尿中,这些状况常来自痛风、癌症、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等。
过量的高嘌呤饮食,导致大量尿酸排到尿中。
常见尿液尿酸过低的情形有:
肾脏对尿酸的排泄率降低,使得尿液尿酸偏低,血液尿酸升高,引发痛风的发生。
肾脏本身的疾病或功能障碍,以致无法将尿酸滤到尿中。
叶酸缺乏或铅中毒会导致尿液尿酸偏低。
低蛋白质饮食。
赞赏
长按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鍖婚櫌濂界偣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zy/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