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大家好,我是快乐育儿的王荣辉Grace!
听到“中毒”两个字,浮现在大家脑海的一般是,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很少人知道原来这个东西也会中毒!
1岁的小芯来自义乌,平时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身体健康,极少生病。
所以,即使小芯突然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只是不断地喂她喝水,以为“多喝水“就可以缓解不适。
谁知道,前一秒还玩得好好的小芯,突然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全身抽搐的症状,吓得医院。
图文来源于网络
在医院就诊期间,小芯再次发生了抽搐,虽然险情得到缓解,但全体医护人员的心始终不敢有丝毫松懈。而家长为了降低孩子的难受度,又在不断喂水。
孩子各项大检查都正常,病因查不出,让医生陷入困难。
后来医生与家长进行详细沟通,再通过整体病情分析,才判断出小芯是“水中毒”了。
好在治疗还算及时,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人人都夸喝水好,喝个水怎么还会中毒呢?
别不信!水中毒的新闻,并不少见:
今年3月,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一对夫妇发现儿子小便发黄,认为是喝水太少,便强迫孩子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数小时后,男童口吐白沫,不久便身亡。
去年9月,深圳一女子因做B超憋尿,一次性大量喝水,导致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意识模糊等水中毒症状,送医后抢救4小时才脱离危险。
......
数不胜数的案例告诉我们:无论是宝宝还是大人,喝过量的水,都是不!好!的!
夏天来了,又到了宝宝们要大量补水的季节。今天,咱就来聊聊,宝宝应该怎样正确喝水!
不同月龄喝水有讲究!
宝宝越小,对水摄入量的要求越严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0-6岁婴幼儿总水(包括白水、汤水、奶水、粥等液体)摄入量的参考建议:
在我创办的纽诺艾玛保育园,宝宝1岁后,我们园区老师每天大概会提醒他们喝5-6次水,每次的喝水量由宝宝自己决定。
半天结束后,老师再通过检查水杯的方式,判断宝宝的喝水量。如果宝宝喝水过少,又有明显缺水的表现(下节有详细介绍),老师会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比如跟孩子“干杯”,鼓励孩子喝够水。
但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自家宝宝平时不爱喝水,计算下来的喝水量远远达不到要求。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就算是我们大人,也不是每天喝的水都是一样多的。只要宝宝饮食、睡眠正常,咱就不该盯着“喝水量”不放。
如果宝宝不爱喝水,又有以下表现才该引起注意!
开启今日取经之路~~
4个异常表现,
证明宝宝缺水了!
◆口唇干燥
宝宝口、唇发干,总是用舌头舔嘴唇。
◆小便量少、颜色深
宝宝尿色深黄,一天的尿量少于6次或3小时内没有排尿。
◆前囟、眼窝凹陷
宝宝额头上方的囟门或眼窝和正常情况相比有点凹陷。
◆哭声大眼泪少
宝宝哭的时候眼泪很少或者没有眼泪,排除“假哭”情况后可能是缺水了。
后两种属于比较严重的缺水情况,除了水、奶以外,家长还可以给宝宝喝点补液盐。
注意:喝进肚子里的水,大部分会变成尿液排出体外,不会流入结肠滋润便便,所以不能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宝宝便秘,多数是纤维素摄入不足,或者淀粉类物质摄入过多导致的。家长找到原因后对症处理就好。
另外,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喝水,除了观察他的身体表现外,妈妈更应该注意宝宝的自主进食需求,想喝水时就让他喝,但是不要强迫。
逼迫宝宝喝水的危害不比缺水小!
强行喂水危害有多大?
1.导致营养不良
宝宝胃容量很小,如果强行喂水,宝宝的喝奶量、饮食量就会减少,长期这样,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甚至会影响生长发育。
2.增加肾脏负担
宝宝的肾脏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喝水过多会对肾脏造成压力,肾脏长期负荷对健康危害极大。
3.体内电解质失衡
宝宝饮水过多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絮乱,钠浓度下降,出现头晕、呕吐等现象,甚至“水中毒”!
4.加重宝宝逆反心理
家长用威逼利诱,追赶打骂等方式逼宝宝喝水,会使宝宝产生不愉快的体验。这样会加重他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5.破坏宝宝专注力
宝宝专心玩耍的时候,家长朝他递一杯水会打破他专心的状态,长久以往,孩子就不能很好地建立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情的意识。
孩子专注力不足,近则影响他的学习能力,远则可能影响他的工作效率、职业层级。
这5类“水”建议宝宝少喝或不喝!
1.加工过的水:矿泉水、蒸馏水
人体对摄入的水分是有要求的。水分最好含有矿物质,因为矿物质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元素。
但是!对于消化系统还没完全发育,肾脏功能相对较弱的宝宝来说,矿物质摄入过多会加重内脏负担,影响营养吸收,长期以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从这个原因上看,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矿泉水,以及看上去无菌纯净却没有矿物质营养的蒸馏水都不适合宝宝长期饮用,更不适合拿来冲奶粉。
除了母乳外,煮沸后的自来水(如果区域水质较差,建议购置净水器)是最好的饮品。
2.汤水:骨头汤、菜汤、绿豆汤
很多家长认为,汤是集所有食材营养于一身的食物,宝宝可以不吃汤渣,但必需要喝汤。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研究表明,汤的营养密度并不高,无论炖多久,食物里的营养物质都很难溶在汤水里。
汤除了营养少外,还特别占!肚!子!宝宝“咕咕咕”灌下一大碗后,很难再有“肚量”容下其他真正有营养的食物。
宝宝长期没有补足充分的营养,可能会出现身材矮小、贫血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有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异常等情况。
鉴于以上原因,我很少为多多和园区的宝贝们提供汤食。我希望孩子们留着肚子,从食物本身中吸取真正的营养,保证身体健康成长。
3.果汁:鲜榨果汁、果汁饮料
很多家长认为果汁更有营养,经常会乐此不疲地将水果榨成汁给宝宝喝。
其实经过榨汁这一道工序,水果的营养已经大打折扣了,很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比如膳食纤维、钙、铁等都被留在被抛弃的果渣里,不稳定的维生素也被破坏掉了。
留在果汁里的是浓缩了好几倍的糖。
过量摄入糖会导致宝宝:近视、智力发育受阻、性格行为异常、蛀牙、肥胖,得糖尿病等。这危害堪比成人吸大烟!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AAP)最新政策声明:不论果水、调和果汁、家庭自制鲜榨果汁、还是从其它任何渠道购买的%纯果汁饮品,1岁以内的宝宝都不可以饮用。
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用水来稀释后再喝,并按照以下标准,严格控制摄入量:
1~3岁,每天不可超过mL(相当于1瓶益力多的量);
4~6岁,每天不可超过~mL(相当于1.5瓶益力多的量);
7~18岁,每天不可超过mL(相当于2.5凭益力多的量)。
注意:这里指的是未稀释的果汁量。
不仅仅是果汁,其它任何饮料(包括自己“加料”的,比如葡萄糖水等),都不可以主动给宝宝喝。
当然,宝宝的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如果他发出想要尝试的愿望,可以适当满足,不要拒绝,以免宝宝养成藏着吃或“报复性饮食”的习惯。
4.蜂蜜水
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喝蜂蜜水。
因为蜂蜜在酿造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污染。
1岁以下的宝宝,体内还没有形成完好的肠道微生态屏障,不能抵抗肉毒杆菌芽孢的侵袭,如果吃了被污染的蜂蜜,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非常凶险。
潇湘晨报曾报道,两个孩子肉毒杆菌中毒,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两个孩子从鬼门关拉回来。
5.凉茶、下火药饮(清火宝、菊花晶、清清宝等)
有的家长会将凉茶当作“镇宅药”,孩子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请凉茶”。
这种做法真的很不赞同!
第一,凉茶里含有很多中药成分,宝宝内脏发育不完善,我们不是专业中医,在不完全熟悉药性的情况下,盲目给宝宝用药,会给肠胃、肾脏、肝脏造成负担,引起中毒。
第二,很多中草药带有重金属污染,可能引起宝宝铅中毒、肝脏受损等问题。
第三,凉茶并没有那么大的用处。如果有,必定是凉茶里加了西药。
广州公安曾查获多种“加料”凉茶
鉴于以上3点原因,我建议大家,所有凉茶,无论是自己煮的,街头巷尾卖的,还是药房推荐的,都不要随意给宝宝喝。
与喝水相关的知识,说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希望看了今天的内容后,大家都能摆脱那些关于喝水的伪科学传说:
喝白开水,少将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带回家;
多提醒宝宝喝白开水,但不强迫宝宝定时饮用。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
点个再看,点个赞
让所有宝贝正确“干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zy/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