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银手镯能让孩子变笨”的微博,爆了!
爆到什么程度?微博热搜瞬间第一、多家长参与讨论、累积阅读量1.2亿,就连那些千年无状态,万年只潜水的宝妈,也开始转发......
这一下子,搞得所有人都很紧张:
「铅」的确是儿童智力发育的“第一杀手”!
在我们人体中,有许多的金属微量元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同时,关于一种物质在体内的毒性,我们往往会考虑剂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存在身体的副作用,所谓“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但是,铅却是例外,不仅在体内没有任何的生理功能,而且它的毒性没有下限,任何剂量浓度的都可以对身体造成损害。
01
“铅中毒”现状
由于我国卫生部门没有一个明确指南对血铅进行筛查。
只是在06年卫生部发布《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非常含糊的提到:"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的6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监测"。
人们普遍对于铅中毒对于儿童的影响认知相对匮乏,也不够重视。
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铅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20年来国内不断有关于儿童铅中毒的调查报告,结果普遍提示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现象严重。
我国历年来的儿童血铅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是让人心生忧虑,年北京儿研所的专家做了一个18城市儿童血铅的调查,结果如下:
02
铅中毒是一种隐匿杀手,对孩子损害更大
所谓铅中毒,与通常概念的“中毒”不同,它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铅中毒。
而只是儿童体内含铅水平已经处于可能有损于健康的一个危险水平,但是可能并不表现任何的症状,是一种亚临床状态。
儿童铅中毒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因此其危害性极易被低估。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铅对人体几乎任何一个系统都有损害,具有多亲和毒性,特别是对胎盘和神经系统的亲和率高。
03
怎么知道孩子有没铅中毒
目前,我国把铅中毒的标准定为:
血铅含量大于微克/升,即为铅中毒。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
怎么知道孩子超没超过?
目前唯一能准确发现儿童铅中毒的手段是:血铅检查,而不是微量元素检查!
挂「儿科」「体检科」「血液科」都可以,0~6岁宝宝最好每年都检查1次。
一般的铅中毒诊断标准是:
正常:低于微克/升
高铅血症:~微克/升
轻度铅中毒:~微克/升
中度铅中毒:~微克/升
高度铅中毒:超过微克/升
儿童血铅每升高微克/升,智商就会下降6.67分。
即使后续通过治疗,把血铅含量降了下来,孩子此前受到影响的神经发育也难以恢复!
而6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的宝宝,更容易受到铅的毒副作用。
04
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01食物是铅的主要来源
老式爆米花、皮蛋、膨化食品、罐装食品或饮料及未洗净的蔬菜等均是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儿童应少吃或不吃。
皮蛋等食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儿童应避食。
02被动吸烟史的儿童
每克香烟含有0.8微克的铅,不仅如此,当有人抽烟时,烟雾会将空气层中的铅吸附住,使空气中含铅量高于清新空气60倍之多。
如果长时间、低剂量接触(比如:吸二手烟),体内蓄积的铅达到中毒剂量,就会有慢性中毒表现。
03啃咬劣质玩具、铅笔的行为
喷漆玩具、铅笔外的涂层都含有一定的铅,如果孩子经常性啃咬的确可能引发铅中毒。尤其是劣质玩具,三无产品含量就更高了。
所以买玩具/文具,都去正规店,不要购买三无产品;啃咬玩具、文具的习惯也要及时纠正或拿其他东西替代。
04环境中的铅污染也是重要来源
首先,汽车尾气排放和家中灰尘含铅量高密切相关,家庭燃煤,工业排放等均可造成含铅粉尘增加。
其次,居住居室装修使用的涂料、油漆、新添置的家具家电、各种饰品、儿童玩具等等这些环境中的铅,儿童通过手口方式或者呼吸道摄入,造成儿童血铅增高的重要来源。
随着0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禁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改产无铅汽油。以及近年来我国逐步对于油漆等涂料展开无铅化,环境铅污染有了明显改善。
鉴于铅元素对人体,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伤害极大,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整治环境污染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认识铅对人体的伤害,了解它们藏匿的地方,做到预防为主,减少和避免铅污染对我们孩子的伤害,保护孩子的健康。
欢迎大家转载给你身边的父母或初为人母的朋友们,让他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再慌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zy/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