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信息PART/01女,28岁。入院时间:-6-12。主诉:双眼视力下降3周。简要病史:患者3周前,无明确诱因下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自觉视物变暗,无眼痛和头痛,医院诊断为“双侧视乳头水肿”。医院眼科就诊,考虑为“视神经脊髓炎”,建议神经内科就诊;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内科会诊后建议患者继续眼科诊治;后于该院眼科行相关检查,诊断考虑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予以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无好转。遂至我院眼科就诊,门诊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收住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查体:BMI_31.2;左眼无光感,右眼30cm仅可见指动;左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外展受限,露白5mm。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测PART/02
-06-14
△双侧视乳头水肿明显伴渗出,引流静脉明显增粗;双眼大部分视野受损。
在眼科病房住院期间,予以脱水、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但症状逐渐进展。
-6-22转入神经科病房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影像评估PART/03-6-22CT△颅脑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颅脑CTV:双侧横窦局限性狭窄(红箭:右侧,黄箭:左侧)。-6-26MRI△颅脑FLAIR:未见异常。△T2WI横断薄层扫描:双侧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大,提示颅内压增高。△颅脑增强T1-MPRAGE矢状位扫描:部分空蝶鞍(绿箭,颅高压相关)。△颅脑增强MRV:双侧横窦狭窄(红箭:右侧;黄箭:左侧)。△三维黑血高分辨T1-SAPCE平扫+增强(冠状位重建):双侧横窦狭窄部位可见结节样等信号(红箭:右侧;黄箭:左侧),边界清晰,并显著强化,提示蛛网膜颗粒。
入院后经充分诊断评估,未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具体原因。
临床诊断
PART/04
1、特发性颅高压
2、颅高压相关视力损害3、双侧横窦狭窄治疗决策PART/05
转神经科后经脱水、抑制脑脊液生成药物治疗,以及3次治疗性腰穿后,患者视力损害无改善。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横窦严重狭窄,右侧横窦优势。患者视力损害严重,急需采取有效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挽救视力;故建议行逆行脑静脉窦测压术,如果右侧横窦狭窄两侧压力差大于10mmHg,则行狭窄处支架植入术。
经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态度积极,同意介入治疗,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PART/、术前48小时停用脱水、抑制脑脊液生成药物;2、术前5天,开始阿司匹林0.1QD+氯吡格雷75mgQD。介入治疗过程PART/07
-7-3
右侧腹股沟穿刺处利多卡因局麻,先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6F鞘,右侧股动脉造影路图下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6F鞘;普通肝素单位。△经左侧颈动脉造影静脉相:双侧横窦狭窄(红箭:右侧;黄箭:左侧),右侧横窦优势。△采用同轴技术将6F指引导管(Envoy)头端送至右侧颈静脉球部,经.”微导丝(HI-TorqueCommand,cm,雅培)将微导管(RenegadeHIFLO2.7-3.0F,cm,波科)送至上矢状窦中前部,经微导管造影显示:双侧横窦狭窄(红箭:右侧;黄箭:左侧)。△逐步回撤微导管造影和测压,造影见右侧局部横窦狭窄,狭窄两侧压力差12.5mmHg。△微导管配合下,将微导丝头端(黄箭)送至左侧颈内静脉(黄箭),以增强导丝支撑力。△经微导丝将球囊扩张支架(6.0*20mm,海马支架,美敦力)送至右侧横窦狭窄处(红箭),颈动脉造影静脉相显示定位准确后,以6atm压力释放支架(红箭),支架展开良好。△再次微导管测压:右侧横窦支架植入处两侧压力差4.5mmHg。
术中患者无不适主诉,术后即刻颅脑CT未见颅内出血。
术后影像学PART/08术后第2日,-7-4△术后第2日,复查颅脑CTV示:右侧横窦狭窄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但临近支架远侧可见一充盈缺损,管腔轻度狭窄(橙箭)。△术后第2日,颅脑CTV多平面MIP重建图像示:右侧横窦内支架展开形态良好(红箭)。-7-5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测△双侧视乳头水肿较术前明显改善,静脉增粗消失;双眼视野亦较术前改善。
术后第3、6和13日,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
术后治疗PART/、双抗3个月(阿司匹林0.1QD+氯吡格雷75mgQD),3个月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0.1QD。2、减轻体重。
患者术后数日即感双眼视力逐渐改善;-7-17出院时,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5,右眼视力4.9,A/V=1:2。
-8-2,患者因“双眼视力模糊3天”再次入院。
查体:左眼视力0.15,右眼视力4.3。
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
二次入院影像学PART/10-8-2CT△术后1个月,复查CTV示:右侧横窦狭窄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支架远端临近管腔狭窄(橙箭)。治疗决策PART/11患者第一次术后视力改善,但又出现视力下降,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仍然偏高,CTV提示右侧横窦支架远端临近管腔狭窄,这可能和脑脊液压力高相关。建议再次行逆行脑静脉窦测压术,必要时在狭窄处植入支架。二次介入治疗PART/12-8-6△经微导管造影显示:右侧横窦支架远端管腔狭窄(橙箭),狭窄两侧压力差7.3mmHg。△在原右侧横窦支架远侧衔接了一枚球囊扩张支架(6.0*15mm,海马支架,美敦力;橙箭)。△经右侧颈动脉造影静脉相:右侧横窦通畅无狭窄;支架两侧压力差2.2mmHg。术后影像学PART/13-8-7CT△颅脑CTV:右侧横窦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橙箭),无狭窄。-8-8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测
△双侧视乳头苍白,边界清晰;视野检测结果较前进一步改善。
患者第2次术后,视物模糊逐渐改善。-8-15,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12-7CT△颅脑CTV:右侧横窦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橙箭),无狭窄。
-12-10,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左眼视力:0.15,右眼视力4.6;可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和家务。
简要评析PART/12
1、笔者以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yf/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