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02.html?willgem:珠宝一刊是珠宝玉石第一微刊,资深珠宝专家主编,是你珠宝玉石类「资讯·鉴定·收藏」最佳选择。和宝友交流,晒宝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宝社区吧
砷华化学成分As2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单晶晶形为八面体,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产出于含砷矿物的氧化带,别名砒霜;白砒;砒石;信石;不纯的砒霜颜色为红色,称为红信石,是鹤顶红的原型。砒霜的毒性,明代《本草纲目·卷十》云:“人服一钱(约3克)即死”,今人一般认为成人的中毒量为0.01克,致死量为0.1-0.2克。另外,在世界卫生组织确证的19种致癌物质中,砷居首位。相传在法国,人们把砒霜称作“继承粉末”,因为有很多人用砒霜毒害有权势,有金钱的亲人,以便获得继承家族地位和遗产的权利。而前不久看了10台的一个访谈节目,里面提到当前中国使用砒霜的谋杀案大部分为情杀,其中下手的又主要为女性。少量的砒霜可用于美容,我国唐朝的宫女也经常服用少量的砒霜以保持青春。据1983年《环境》杂志报道,湖南省桃园县出产砷矿石,当地人面色红润,老人看上去似青年。其实这是由于少量的砷化合物会使面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少量血液弥漫,同时撑紧皮肤,从而面色红润、无皱纹。砷化合物包括三价、五价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在许多海味品中发现常称为“鱼砷”的海产品。虾、蟹等甲壳类海鲜品中含有高浓度的“五价砷”化合物(尤其是在受污染的情况下),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若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强还原剂)时,“五价砷”会转化成“三价砷”,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年5月10日重庆市梁平县畜禽水产研究所鸡场中的肉鸡、蛋鸡忽然发生下痢、流涎、扑倒、迅速死亡等中毒症状,经确诊这是一例食源性砷价态转化导致鸡砷中毒。据其所药理室分析问题出在从广东购进的一批虾蟹皮上。由于入夏后气温偏高,鸡偶有热应激发生,饲料厂即在饲料中添加VCmg/kg制粒,5月9日晚投喂,10日晨即发病。砷化氢AsH3无色微带大蒜臭的气体,比重2.7,沸点—55℃,溶于水。砷化氢不是是工业原料,也不是产品;某些含砷矿石或含砷金属(钠、锌、铝)化合物水解或与酸作用时能产生砷化氢。砷化氢中毒原因多为意外中毒事故。例如用水浇熄炽热的含砷矿物的炉渣时,可产生大量而引起急性中毒。潮湿空气接触含砷的硅铁或炉渣也可产生足够危害量的砷化氢,因此,清除炉子的工人、仓库工作人员或运输工人,如不注意安全操作,可发生急性中毒。春秋中文社区
辰砂几乎是提炼汞的唯一矿物原料。可入药,有大毒。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1微克/10毫升,当到达5-10微克/10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传统小说中常有在饮食中投入水银暗杀他人的描写,其实金属汞经口进入胃肠道后,可自粪便排出,一般无中毒危险。水银直接吸入肺内则可引起中毒。金属汞本身一般认为无毒性作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在血浆内迅速弥散至红细胞内氧化为一价汞离子,进而氧化为二价汞离子再产生毒作用。吸入浓度为1—3mg/立方米的汞蒸气数小时可致急性中毒。一次吸入加热2.5g汞所产生的蒸气可以致死。年代日本九州水俣市及其附近地区,氮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污染海水,汞受水底微生物作用而转化为甲基汞。水俣湾附近渔村陆续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年报道的首批病人,主要症状为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以后在患者中陆续发现上肢震颤、发音困难、视力和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精神失常等临床所见。经过调查证实该病是长期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和贝类所致的甲基汞中毒,并定名为水俣病。方铅矿:分子式PbS,组成中常含有Ag、Bi、Sb、As、Cu、Zn、Se等元素。晶体外形常呈立方体,有时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晶体形态具有标型意义一般高温热液阶段发育立方体或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低温热液阶段则以八面体为主。集合体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常见硫化物。
方铅矿颜色呈铅灰色,条痕呈灰黑色,金属光泽。摩氏硬度2-3,比重7.4-7.6,发育三组相互垂直的完全解理,故它很容易裂成立方体小块。方铅矿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含铅矿物,经常在中低温热液矿脉及接触交代矿床中产出,伴生矿物有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重晶石、萤石等。它是炼铅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而含银的方铅矿又是炼银的重要原料。铅的毒性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进入呼吸道消化道都可以造成中毒。有种说法认为古罗马帝国是亡于铅中毒,铅易于铸造,曾在古罗马中大肆应用于他们生活中的各方面,自来水管、各种器皿,在发掘的罗马古墓中往往发现有慢性铅中毒的痕迹。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表明,过量的铅尘和大量的铅化物的废尘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慢性铅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和造血等系统的综合症状。阵发性腹绞痛、牙龈缘黑色铅线(尤其是下颌)是铅中毒的指示性标志。小孩对铅的吸收率是成年人的五倍,因此小孩更易发生铅中毒。光卤石化学成分KCl·MgCl2·6H2O。斜方晶系斜方双锥晶类,假六方双锥状,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纯净者无色或白色,常因含细微氧化铁而呈红色,含氢氧化铁混入物而显黄褐色。新鲜断面呈玻璃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并呈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2~3。性脆。相对密度1.60。具强潮解性。味辛、辣、苦、咸。发强荧光。易溶于水。是最富含Mg和K的盐湖中最晚形成的矿物之一,故常出现于沉积盐层之最上部,与钾石盐、石盐、杂卤石、泻利盐等伴生。常与石盐和钾石盐共生,易于潮解,味苦、辣、咸,无解理,看过《白毛女》的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光卤石是卤水结晶产物,里面的氯化镁就是致人死地的物质。在土法烧炼脱水光卤石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第三类矿物闪锌矿、绿柱石、铬铁矿、重晶石、萤石、自然金闪锌矿闪锌矿以其光泽闪闪发亮,而成分以锌为主而得名。化学成分ZnS,晶体结构中经常含有铁(Fe)、镉(Cd)、铟(In)、镓(Ga)等有价值的元素。等轴晶系**面体晶类,闪锌矿完好晶形呈四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但少见,常呈粒状集合体。随含铁量的增加颜色从浅黄、黄褐变到铁黑色,条痕颜色较矿物颜色浅,呈浅黄或浅褐色。透明度也由透明到半透明,甚至不透明。闪锌矿的无色晶体新鲜解理面呈金刚光泽,浅色闪锌矿稍有松脂光泽,深色闪锌矿呈半金属光泽。摩氏硬3.5-4,菱形十二面体解理,比重3.9-4.2。锌是人体必需元素,成年人体内含锌2—3克。缺锌者性功能低下,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也可引起不育症和性器官萎缩及纤维化。但是闪锌矿晶体结构中经常含有铁(Fe)、镉(Cd)、铟(In)、镓(Ga)等元素,这些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可以达到开采品位。其中镉镉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例如最近的株洲镉污染,以及日本的痛痛病事件。贵州赫章铅锌矿镉污染区的镉污染就是源自于矿山的。镉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以近曲小管损伤为主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上世纪60年代日本富山县出现一种怪病,患者表现为全身骨骼折断或弯曲变形痛苦不堪,患者多为更年期妇女,男性患者少见,且局限于神通川流域的灌溉地带,当地人迁到外地则不发病。临床上最先表现为腰疼、背疼、膝关节疼,以后遍及全身。疼痛活动时加重,多发生病理性骨折,全身各处都很易发生骨折。,从而引起身躯缩短,重者长期卧床,日夜喊痛,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痛啊!”,直到死去,故名“痛痛病”。多数病人有贫血症状。污染源自神通川河开发铅锌矿,镉是共生物。镉随选矿废水排入河中,使下游居民发生慢性镉中毒,潜伏期长达10—30年。由于目前对“痛痛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对症治疗,患者发病后极其痛苦,多丧失生活能力,预后不佳。因此,为防患于未然,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及早救治是第一位的。环境一旦被镉污染,清除非常困难,故消除污染源、防止环境被污染是预防该病的最根本措施。绿柱石春秋中文社区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学分子式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还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铀等,放射性元素ThO2含量可达15%,UO2也可达5%。不同成因的锆石其锆铪比不同。锆石属四方晶系。晶体形态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的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呈粒状。质纯者无色,含杂质者颜色为红、黄、蓝、紫、褐色等,最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红色和蓝色。具金刚光泽,端口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耐腐蚀。结晶好的锆石是中档宝石。宝石学中依据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响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将它分为“高型”、“中间型”、“低型”三种。。折光率“高型”1.-1.,“低型”1.-1.。双折射率“高型”0.,“低型”0.。“高型”色散较强,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较强的脆性。紫外线照射下,“高型”锆石呈红色荧光。春秋中文社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yf/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