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医院党委书记张铭连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医目络瘀阻理论构建及治疗缺血性眼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医院第一次获此殊荣,据了解,这也是全省眼科界和全市卫健系统首次获此殊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缺血性眼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眼部缺血所致疾病的总称,是一组常见的疑难复杂眼病。随着我国缺血性眼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青光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预后差,致盲率高,疗效不佳,严重影响眼健康。张铭连教授探索总结出“目络瘀阻”理论,研制出活血通络汤、养血通络汤、滋阴通络汤、潜阳通络汤、涤痰通络汤、止血宁络汤、视康颗粒等系列方剂治疗缺血性眼病,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创新性提出“目络瘀阻理论”医院中医眼科已有余年的眼病诊疗经验的积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眼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铭连教授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庞赞襄“目病多郁论”,结合三十多年临床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目络瘀阻”理论,该理论认为目络为目之络脉,包括血络和气络。提出调血通络为目络疾病的治疗原则,制定“活血通络、养血通络、化痰通络、熄风通络、滋阴通络、利水通络和止血宁络”等治法,研制出六个通络方剂。目络理论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与眼科临床实践交叉形成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医眼科理论。同时,基于“目络瘀阻”理论,研究总结出辨证标准和治法,主持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和行业《中医诊疗指南》,被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显著推动了行业进步。此外,自主研发的活血通络颗粒、视康颗粒,效率显著高于国内报道。该项目取得良好社会、医院研发的六个通络方剂(活血通络汤、养血通络汤、滋阴通络汤、潜阳通络汤、涤痰通络汤、止血宁络汤)和视康颗粒治疗“缺血性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20余年,使数十万名患者重获光明。研究成果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及行业标准规范3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举办及参加学术会议30余次,主办继教班5次,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缺血性眼病”辨证标准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课题组与波兰西里西亚医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富田眼科医疗集团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提升了科研水平。加拿大西三一大学、新加坡、马来西亚眼科学者多次到我院交流学习并推广应用本成果,为海外患者带来光明,对中医药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简介张铭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十九大全国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北省中西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现任医院党委书记,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铭连教授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工作37年来,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危重眼病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眼底病、视神经疾病、葡萄膜炎、干眼症等复杂眼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精神,把此次获奖作为新征程的起点,继往开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