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灾后撤离片段)
SwimmingPool
82岁老太太可以在同一栋房子里熬过战争和饥荒,这些以人为主导的历史场景似乎总让生命“有机可乘”,而面对反复上演的自然灾害,我们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能用感官直接觉察到地震的宏观前兆:动物迁徙、井水翻花冒泡……看样子只要将灾难正确归类找到应对公式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切尔诺贝利一事不被囊括于此前所有已知的灾难类型里,它制定了人类核事故史上的新定级:第七级。
(图源ig)
当这样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降临前,切尔诺贝利在经历什么?答案是:毫无防备地生活。影片中那段岁月静好的泳池场景借鉴了MariaSvarbova的摄影风格,这位斯洛伐克艺术家的“swimmingpool”(游泳池)组图在配色和对称上都颇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泳池旁的人们无法预知这看似清新雅致的画面下,隐藏着一个脆弱的、即将分崩离析的切尔诺贝利,也更难以想象在酿成人间惨剧的33年后,一位乌克兰“喜剧总统”居然借影片带来的旅游回温,签署了将禁区开发为旅游胜地的法令。(图源worldnuclearnews,c12July)
译文:乌克兰总统签署了将切尔诺贝利禁区开发为旅游胜地的法令,该计划包括新的步行通道和手机信号增强器。
总统亟于打造”暗黑旅游“胜地的行为遭到了科学家们的抵制,然而残留核污染的威胁对一些民众来说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贸然前往的“景区”。切尔诺贝利多年的禁区生涯让自然逐渐接管这里,而大规模游客的来临似乎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遥相呼应——“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绿树成荫,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这件作家笔下“最可怕的事情“,在尚未从核辐射影响中完全挣脱的大背景下,切尔诺贝利”景区“取的是字面意思。
(图源washingtonpost,12July)
影片中迪亚特洛夫(AnatolyDyatlov)显然抽到了人人喊打的角色牌,物理学家的身份让他过分依赖于“核芯不会爆炸的公式”,将所有警告通通视为“因惊吓而发出的可笑言论”,对危险的坚决漠视是压倒切尔诺贝利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迪亚特洛夫不是“策略性忽视”的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使用者——打响八年伊战前,布什政府就已收到了关于入侵后可能引发的问题(伊拉克基础设施大面积破坏、维持国家运转的仍为萨达姆政党成员……),却故意地忽视掉甚至是来自于内阁内部的警告。
(截图自《切尔诺贝利》)
布什、拉姆斯菲尔德及切尼制定计划后便力排众议坚决执行,留下了八年伊战国际舆论中”没有真正赢家“的无言结局,而迪亚特洛夫则被迫承担了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罪人的绝对骂名。如果把切尔诺贝利核电厂视为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迪亚特洛夫就是收到很多冰山警告信息却没有作出回应的人,而站长维克多·布卡诺夫(ViktorBryukhanov)则扮演了船体发生碰撞后宣称一切都在控制中的角色。布卡诺夫所谓“托马斯·米吉利(ThomasMidgley)式”以己及人的话术果然一时奏效了。(截图自《切尔诺贝利》)然而,谎言的代价是什么?米吉利为了隐瞒乙基(Ethyl)的毒性在发布会上对其猛吸一分钟,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才从“吸铅”的作秀中勉强恢复,但四乙基铅(即米吉利宣称的乙基)工厂还是因不断的铅中毒事件导致关闭。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爆炸也纸包不住火,最终败露于公众视角下。无论是米吉利还是荧幕上的布卡诺夫都无法彻底瞒天过海、全身而退,两人不过再一次印证了林肯(AbrahamLincoln)的名言:“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愚弄所有的人,或者一直愚弄一部分人,但是你不可能一直愚弄所有的人。”(截图自《切尔诺贝利》)瓦列利·列加索夫(ValeryLegasov)的磁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选择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两周年结束生命的科学家以自杀换来了对录音的重视,却也避免不了被扣上各类心理疾病进而质疑话语真实性的阴谋论,而美剧《切尔诺贝利》大热后,不满的俄方也准备加入苏联特工阻止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破坏核电站的情节“以正视听”。切尔诺贝利的真相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别忘了事件中“消失的28页”(其实有34页)经国会否否决公开后仍有多处涂黑的地方。
Nonews
(CTBTO(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执行秘书泽博推文)
译文:年6月22/2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监测站检测到与核裂变相关的3个同位素颗粒:铯-,铯-和钌-比平常水平高(但对人体健康无害),探测前72h可能来源区域在地图中以橙色表示。
年丝毫没有磁极倒转、行星撞地球的迹象,地球仍然不慌不忙地公转、自传。——时钟拨回现在,人类不是在对抗那些所谓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了。——“今天,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无论是大规模传染病还是可能的核电站辐射,都能从已知的过往灾难中找到不止一个参照,然而仅仅将其正确归类就能应对无忧吗?不是,我们依然脆弱,依然“没有学到什么”——用T·S·艾略特的话说:“这世界轰然倒塌了,不是轰然一响,而是唏嘘一声。”(截图自《切尔诺贝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