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你确定你敷面膜姿势准确


作为一个直男,我目前见过最多的护肤品就是面膜,在我小时候,记得有一天我兴冲冲的从外面跑回来,和小伙伴玩了一下午,回来就冲进客厅喝水,端起来就喝,这时老妈突然出现了,吓了我一大跳,因为她敷了一张面膜。

这是我记忆里为数不多的老妈敷面膜的时刻。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见过和使用过面膜,连我这个洗完脸用大宝的都用过面膜,但是我使用感受不佳,严重影响我视线以及很容易吓到别人。

不管咋样,面膜这东西就是巨火。

就连广场舞大妈都在跳舞的时候互相推荐新款面膜。

我前些日子买书,送了面膜(我也不知道为啥买书送面膜),于是我就送人了,但是我回头一想,面膜都送了,要是不知道点面膜的知识,很可能被人当成磨面的。

我是个工科男,而且对面膜这玩意很少使用,所以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我会从我的分析问题的角度来研究一下面膜到底咋回事。

1.面膜已成为中国女性居家旅行的必备,但它对美容护肤究竟有多大用处?

2.为什么广受中国人欢迎的贴片面膜,在欧美的超市里却很难找到?

3.面膜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4.到底啥样的面膜才是好面膜?

上面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其实我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最后一个问题。

但是,咱还是得慢慢说,别着急,先敷片面膜慢慢看。

有几个中国女性没贴过面膜呢?

我找了下AC尼尔森的数据,年中国面膜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将达亿人民币,中国人的脸将在一年内消耗28亿张面膜,足够贴满8万个足球场。

在中国,面膜是美容护肤品中当之无愧的王者。淘宝指数“美容护肤”类的成交排行中,面膜稳坐第一,比第二名到第四名加起来的总销量还高。

淘宝指数“美容护肤”类的成交排行

称为第一护肤品毫无问题,但是有个问题,咱们觉得很棒的面膜,却并不怎么受西方待见——目前欧洲只有30—44%的女性使用过面膜,这还是近两年欧美面膜市场大幅增长的结果,年,欧美国家在全球的贴面面膜市场仅占2%,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泥膏型面膜。

美国亚马逊“skincare”分类页面下最受欢迎的产品

这说明,在国外你可能买很多好吃的,但是买个面膜是比较难的,不像咱现在,出门就有卖的,甚至还有摆摊卖祖传面膜的。

贴片面膜在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市场比例(来源:MintelGNPD)

不好意思,没找到近两年的数据。

好了,咱们直接说下个问题,为什么贴面膜这么火?

说句良心话,姑娘们喜欢白。

“以白为美”的审美文化其实一直都在,为啥呢?在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在户外劳作,皮肤越白就意味着离劳动越远,社会地位越高。当然了,不仅中国这样,外国也这样。

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中就对古罗马的美白产品有详细描写:牛奶和杏仁配制的润肤乳,亚麻油和牛脚脂肪制成的香膏,以及用来搽脸的铅粉。堪称西方的美白界的蔡伦。

铅粉的美白效果强大且直接,就算出现大量铅中毒、神经麻痹,甚至胎儿死亡这样的案例,铅粉美白依旧在全球范围内仍流行了近年,直到19世纪末才被各国陆续禁止。

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危害身体,不好,但是这,并不是最猛的,还有更猛的,为了白肤不惜代价的话,砒霜才是更好的选择。我没有讲笑话,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世纪的化妆品厂商们推出了外用的砒霜皂和内服的砒霜片,一度大受欧美市场欢迎,我还特地找到了相关广告。

砒霜皂广告(左)砒霜片广告(右)

20世纪出现了更专业的美容院服务。年,一家名为Pomeroy伦敦小型美容院年收入达到英镑······

我好像有点跑题,这完全是美白发展历程····

好了,咳咳,我们继续说面膜。

美白可以有多种选择,为什么面膜成为了首选?

其实,这和广告商的广告有关,在广告商的强势轰炸下,别说女孩子不可能不喜欢面膜了,就连我看完了都想买。除了“深度滋养”、“去黄祛斑”、“美白嫩肤”等功能性的宣传,“纯净圣地新西兰奇异果提取物”和“穹顶之下的高海拔美肌”更让人有捡到武功秘籍的快感。

下面就是该分析的时候了,说的再多也没用,我们要分析下成分,在面膜的精华液配方中,80%的成分只是水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保湿剂。剩下的20%中,增稠剂、乳化剂维持粘稠的液体效果;稳定剂维持酸碱平衡;香精和色素让面膜更香更白;防腐剂抑制细菌繁殖。

这就是面膜的主要组成。

保湿剂和“去黄祛斑”、“美白嫩肤”没有什么关系。为了能在宣传中突出“美白功效”,广告商研发了“皇家基因肽作用因子”等功效成分。这些功效成分多为维生素,多糖和各种提取物,几乎每一种面膜所含的提取物都不一样,随便看看几十种面膜的成分表,就能发现多达百种的不同提取物。

面膜包装上常见的成分

我觉得我总结的够全了,如果有补充的在后台留言。

在讲究稀有材料和高贵产地的今天,人参根和燕窝已显得过于普通,吸引不了姑娘们的注意力,鱼籽提取物和蜗牛粘液提取物才能让她们多看两眼。但真正有杀伤力的还是“在河内贡品石胆上生长着的野生竹菁华”、“来自泰国普吉岛海洋深处的AAA级海藻”和“超低温临界萃取富士山新鲜樱花汁液”。名字越长越fashion,越能觉得自己的脸用完就变得晶莹剔透,嫩的出水。

某面膜品牌通过以七种名字以白开头的提取物组成美白配方

除此外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宣传,“天丝面膜”、“蚕丝面膜”、“冰羽灵膜布”这种仙气四溢的名字足以唤起某种情怀,“米高海拔观音茶纤制成的高原活性抗菌物质草珊瑚素面膜布”这个名字足以让姑娘们还没读完全名就下单了。

但大多数面膜基布用的都是无纺布工艺,主要成分是棉、麻、丝、聚丙烯(PP)、锦纶,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无论“天丝“、”蚕丝“,还是“以黑吸黑”的“竹炭面膜”,都只是在无纺布基础上染色的成果。这些咱们稍微看一眼就行了,这些不是重点。

好的基布材料当然能提升面膜整体效果,比如用葡糖醋杆菌发酵制成的生物纤维,最早在医学界用作人造皮肤,亲肤性、服帖性、持水性都强于无纺布工艺的面膜基布,但它的价格相对稍高。

现在很多姑娘几乎每天都有“哎呀今天皮肤好差要敷片面膜补补”的冲动,但姑娘们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一个问题——面膜是如何起作用的?

除了美白,面膜的基础功能是清洁和保湿。通过基布隔离空气,促使皮肤升温、毛细血管扩张,同时使水分浸润角质层,达到保湿目的。通过促渗设计,功效成分也得以渗入。

那么,这些功效成分——也就是精华液,究竟能不能做到美白嫩肤?

很抱歉,我其实很想说效果很棒,但是我不能骗你。

精华液的效果真的微乎其微。这些成分如果能被皮肤吸收,的确能起到抗氧化和抑制黑色素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功效成分绝无透皮吸收的可能。

皮肤之所以能阻止细菌和有害物质进入,主要屏障是皮肤外层由死亡细胞构成的角质层,但它也同样把面膜中的功效成分阻挡在外。想要通过角质层,只能在细胞间隙的脂质双分子层扩散,这意味着直径大于40纳米或分子量大于的成分都被挡在门外。

角质层结构示意图

你这么想,一个面膜的全部精华如果能渗进去,那平时天气不好的时候空气里的污染物不早就塞满毛孔了?

比如说胶原蛋白,这种几十万分子量的大分子糖蛋白除了能给皮肤表面带来黏糊糊的触感,无法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即使加入促渗剂和改良成分增加脂溶性,面膜中超过99%的成分也只能停留在皮肤最外的角质层。无论是玻尿酸、还是猕猴桃提取物,都只能在皮肤表面发生作用。

面膜实际上是一款只作用于角质层,几乎不影响真皮层的产品。这意味着在天花乱坠的面膜功效中,只有基础的清洁、保湿功是能真正实现的。

事实上,由于面膜极其简单的功能和低技术含量的制造工艺,如今面膜的行业门槛甚至比开一家小饭馆还要低。我擦,我好像又跑题了,话不多说,说说到底该怎么使用面膜,以及使用面膜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两天就见效的面膜千万别用,表皮的正常更替周期是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再有效的护肤品,真正见效也要至少四周时间。一两天就见效的产品,很可能添加了强效糖皮质激素。使用这种面膜,短期内皮肤改善很明显,可皮肤产生依赖后一旦停用,就会出现戒断反应,皮肤会变得更差。

没有品牌的微商面膜,一定要慎重购买。在医院的皮肤科门诊,经常有一些患者,皮肤本来没什么大问题,敷了一些劣质面膜后反而惨不忍睹。这些面膜为了“起效”迅速,常常会添加一些对皮肤有害的物质,比如铅汞、漂白剂以及糖皮质激素(这玩意不好)。

使用面膜,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产品,并在购买时







































白殿疯的要怎么忌口
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18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