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铅的毒性
铅及其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
2.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作业
生产中接触铅烟、铅尘的行业有:铅矿开采、熔炼,蓄电池生产,印刷行业熔铅、浇板,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铅管、铅丝,制造工业电焊、熔割、烤铲,电缆制造,仪表行业的搪锡等。接触铅化合物的行业有:油漆、颜料、橡胶、玻璃搪瓷、农药、景泰蓝、塑料、半导体、中药制造业等。其中以铅矿开采、熔炼及熔铅行业职工患职业病率较高。
3.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症状表现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大气、饮水、食物中有微量铅进入人体。以职业病慢性铅中毒居多,急性铅中毒较少见。(1)慢性中毒:早期症状不明显,多表现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可出现腹绞痛、贫血和轻度周围神经病,重者可有铅麻痹、中毒性脑病。(2)急性中毒:多因消化道吸收引起,临床特点为面色苍白、口内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绞痛、中毒性肝病,严重时可发生中毒性脑病。(3)典型症状—铅绞痛:接触较高浓度铅的劳动者出现腹痛,铅绞痛是腹部持续性疼痛,常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部位多在脐周围或下腹部,少数在上腹部,发作前常有腹胀或顽固性便秘。
4.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对可能产生职业性铅中毒的项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在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坚持车间内每日清扫制度,有效控制职业性铅中毒。(2)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应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代替铅,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减少近距离操作和手工操作等控制铅有害因素的扩散。(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铅作业的工人应有专用的更衣室,按规定配发工作服、口罩、手套、工作帽等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与个人衣服分别存放在衣柜不同的柜格内,不要混在一起存放。注意个人卫生,严禁在车间吸烟、喝水、进食,饭前应洗手,下班应淋浴。(4)定期监测铅作业车间空气中铅烟尘或铅化合物浓度。(5)对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铅中毒的处理
一旦发现铅中毒病人应首先使病人脱离接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铅治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职业病预防控制室王欣高雅
喜欢就请点赞、在看、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