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铅中毒事件 > 急性铅中毒后遗症 > 从三亲婴儿看辅助生殖的技术创新和产业
当前位置: 铅中毒事件 > 急性铅中毒后遗症 > 从三亲婴儿看辅助生殖的技术创新和产业
张进及其所在的机构备受瞩目,因为其率先在《Fertilityandsterility》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例“三亲婴儿”的诞生。并非人类所有的基因都在这对主要的染色体上,有很少一部分存在于名为线粒体的小球里,称为线粒体基因mtDNA(mitochondrialDNA)。因为精子的细胞质极少,故子代的mtDNA基本上都是来自卵细胞,所以mtDNA是母性遗传(maternalinheritance),如果母亲线粒体有缺陷,则有较大概率遗传给子代。
目前已发现五十多种线粒体基因点突变和一百多种线粒体基因重排与人类疾病相关联。这名母亲患有一种叫利氏综合征(Leighsyndrome)的疾病。该病患者因基因突变产生神经代谢紊乱,在出生后不久就会病发而亡,有些甚至在胎儿期即发作导致母亲流产。其中80%的患者由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另有0%的患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利氏综合征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携带这种基因突变的女人要么尝试怀孕,希望受运气眷顾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要么直接放弃生育,以免要多次忍受丧子之痛。
“核移植三亲共育”是先将拥有正常线粒体的捐献卵子的细胞核移走,接着将携带有线粒体遗传缺陷的卵子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去核的捐献卵细胞中,组成新的卵子。然后采用常规的体外受精技术,让新的卵子与父亲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将受精卵移植到母亲子宫受孕,期望生出一个没有线粒体遗传缺陷的健康宝宝。需要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提供细胞核遗传物质,还需要另外一个卵子捐献母亲提供正常的线粒体基因和细胞质,故称“三亲婴儿”。辅助生殖领域最新的技术,给线粒体遗传病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辅助生殖的技术简介辅助生殖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的简称,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IVF)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
按照国际主流定义,不孕不育通常指未采取保护措施进行性交一年后仍无法怀孕。中国人口协会01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不孕症妇女已超过万,占育龄妇女(15至49周岁女性)总人口的1.5%。数据上可以发现,不孕症已是困扰育龄女性健康的首要问题。
英国年出版的《不孕不育及治疗需求国际预测》显示,全球约万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有约55.9%的人群正在寻求治疗,而最后接受治疗的比例仅有.4%。由于东亚传统文化及医学理念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受不孕困挠的人群会选择民间求诊,从而进一步拉低就诊率。
不孕不育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个性化强,涉及妇科、产科、男科、遗传、病理生理、组织胚胎、心理和伦理等多学科的疑难杂症,诊疗难度大。造成不育的原因有多种,根据国际权威生殖内分泌期刊ReproductiveBiologyandEndocrinology年底最新辅助生殖技术生育治疗的国际调查结果,我国不孕症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原因(6%),男性原因(0%),排卵原因(0%)等。
目前针对不孕症,根据原发、继发等不同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有多种不同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临床以补肾为主;西药治疗,临床以促性腺激素为主,包括促卵泡素等;
手术治疗:包括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粘连,及诸如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等原发疾病;
辅助生殖:包括人工受精、体外授精等,同时结合药物治疗。
国内专家或监管机构引用的数据多认为不孕症患者中10-0%的人群需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但根据上面提到的辅助生殖技术生育治疗国际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应用辅助生殖的比例已经大幅提高到0%以上的比例,接近美、日等国,但仍低于欧盟地区主要国家水平。
按照原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供精人工授精技术(AID)、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ETICSI)、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PGS/PGD)及人类精子库(SB)5个项目。
人工受精(AI)
以非性交方式将精子置入女性生殖道内,使精子与卵子自然结合,实现受孕。主要有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供精人工授精技术(AID),是最基础的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IVF)
将从母体取出的卵子置于培养皿内,加入经优选诱导获能处理的精子,使精卵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前期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经妊娠后分娩婴儿。主要步骤有5个——卵巢刺激、取卵、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IVF目前的发展趋势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诊断(PGS/PGD)两个技术的应用普及。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每个成熟卵子内。在美国,大约60%的ART周期采用ICSI。ICSI一般在受精可能性低的情况下进行,例如精液质量差,之前曾有IVF周期受精失败的情况等。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诊断(PGS/PGD)
PGS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用于在胚胎植入着床之前对早期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胚胎的对染色体结构、数目,通过比对来分析胚胎是否有遗传物质异常。与传统依赖显微镜技术挑选形态学等级高的胚胎进行移植的胚胎形态学相比,PGS可直接筛选出真正健康的胚胎。有临床试验数据显示,PGS可将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反复流产人群的流产率从.5%降低至6.9%(Hodes-WertzB,01),同时将临床妊娠率从依赖形态学的45.8%提高至70.9%(Yang,01)。
PGD(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即种植前基因诊断,主要用于检查胚胎是否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PGS/PGD的通用检测手段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PCR、下代测序(NGS)检测。其中基因芯片以及下代测序方法使得检测更为准确、高效。随着测序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遗传学机制研究的推进以及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的深入,下代测序技术目前已可以达到同时检测单基因病和染色体非整倍性的诊断目的,其准确率已经超过了99%,具有高度的临床价值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行业投资趋势需求快速释放育龄女性基数及生育需求的高峰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是我国历史上的生育高峰期,并于90年代初达到顶峰。随着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群进入育龄,我国育龄夫妇人群基数已经显著增大。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育龄妇女的基数高峰同时叠加二胎政策,生育需求或事实上的生育高峰将至少持续到00年。
生育推迟导致的不孕症增多
在生活压力和社会地位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女性生育年龄正在不断的推后。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已经从90年代初的岁上升到01年的7岁左右,一些城市的平均生育年龄甚至接近0岁。0岁以上生育群体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
由于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滑,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的可能性也会显著提高。ReproductiveBiologyandEndocrinology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的人群应用ART的比例已经接近全球最高。
年全国正式的普遍二胎政策,讲继续提高,将高龄女性我们预计短期的释放,这个将有一个总体。应用ART技术的不孕症群体中,5岁以上的人群比例将有一个短暂的提升,这种上升是否会持续需要后续更多的观察。
就诊率及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率的提高
由于传统观念及中医医疗体系的发达,大多不孕症患者选择民间求诊或中医治疗,目前我国不孕不育患者就诊率仅在0%左右。随着媒体宣传及科普教育的推进,未来就诊率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成功率近几年有显著提高,目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信湘雅的鲜胚移植总体成功率超过6%,世界领先;大部分机构目前也已水平提高到40%以上。这些成功的案例都对IVF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供给有限由于我国目前仍实行计划生育制度,同时IVF手术也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在我国的审批一直相对比较严格。年国家开始制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0年密集出台《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评审、审核和审批管理程序,开始规范化管理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
年卫计委将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至各省自治区卫计委和军队总后勤部后,审批成立的新生殖中心开始明显增加,在01年1月1日,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共56家,截至年1月1日,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家。
年,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指导原则的通知》的意见,我们判断除部分内陆人口大省由于医疗技术扩散有一定时滞,可能有一定新建机会外,沿海及发达地区对于新审批的辅助医疗机构牌照的难度会持续增加。例如,广东省在本省到00配置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不做增量,优化存量,有序发展”的原则。本规划周期内,不再批准筹建新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通过不断完善技术项目,稳步增加服务内容,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现有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整体成规模的IVF机构未来一段时间仍是稀缺资源,供求偏紧的局面仍将维持。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推算,此类IVF超过1万个治疗周期的机构,01年全国不超过10家。除年体外受精服务周期大于1万的机构,01年全国辅助生殖机构平均体外受精治疗周期数约为,表明绝大部分机构年治疗周期在1以下,两极分化明显。目医院人满为患,辅助生殖领域亦然。大型机构诊疗规模受机制、场地等各种原因,服务能力提升空间有限,加剧了供应紧张的局面。但这也给中小型机构留下了难得的市场机会和时间窗口,未来运作能力突出,技术领先的优秀辅助生殖医疗或管理机构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较高的利润率及投资回报率给民营资本进入展现了较强吸引力。
传统技术叠加基因科技随着基因芯片、下代测序技术不断的发展,胚胎移植前技术的展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显著提高了IVF的植入成功率。由于经批准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的机构方可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技术,而申请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的机构至少实施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满5年,大量机构目前还达不到技术条件或开展年限门槛。目前国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和诊断比例非常低,统计数据显示还不到1%的比例。
中国的伦理情况不同于欧美国家,料对于PGS/PGD的需求将显著大于其他国家,国际辅助生殖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这样的趋势。中国辅助生殖临床工作者未来对于这项技术的期待率接近全球最高水平,达到8%,未来值得期待。
产业链上公司全面受益。近几年来,全国IVF应用快速增长。保守按照5%的年均增长率测算,目前全国IVF治疗周期预计今年有机会接近万周期。
我们根据现有数据简单估算,万不孕患者,就诊率仍为0%,IVF应用率达到10%,平均每位不孕症患者采用辅助生殖周期个(成功率50%)。则可推算出IVF治疗周期50万。同时上世纪90开始新生儿年将逐步进入育龄,虽然这部分人群数量逐年下降,但基数仍达到1万(简单按男女比例1:1)。按相同不孕率计算,这部分人群以15万/年增加,她们的就诊率和IVF应用率会有显著提高,简单按上文(年辅助生殖国际调查)采用IVF应用率达到0%的数据,则每年新增5万治疗周期,未来中期市场增长可以期待。
具体产业链情况和投资标的(略),有意向请联系我们。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hz/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