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职业防护铅中毒问题的认识历程上


无铅时代,掌上的感控资料库

查规范、查标准、获取感控新知识

就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铅中毒的危害,在今天铅中毒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80年代就已有一系列重要研究提示,铅毒性作用在血铅水平很低时已经存在,即认为铅的毒性作用是无阈值性的。预防职业性铅中毒,首先应控制铅的接触水平。

铅中毒问题的认识历程(上)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随着科技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铅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广泛程度仅次于铁。铅有一定的毒性,在生产与使用中易引起铅中毒。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铅中毒的危害,在今天铅中毒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工业性铅中毒在我国仍占慢性职业中毒的首位;生活性铅中毒如长期使用锡壶饮酒、误用铅污染食物或含铅中药引起的中毒屡有发生,欧美等国家的铅中毒亦非少见,因此铅中毒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铅的化学特性

铅(Plumbum)为柔软略带银灰色的重金属。原子量.21,比重11.34,质软,延展性大,常温下即可轧铅皮、铅箔。熔点.4℃,沸点℃。加热至℃—℃时即有大量铅蒸汽冒出,铅蒸汽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凝集为铅尘。Pb2O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PbO);温度升高到接近℃时进一步氧化成三氧化二铅(樟丹Pb2O3),至℃以上时,形成四氧化三铅(Pb3O4)。铅尘遇湿和CO2变为PbCO3。金属铅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碳酸和有机酸。铅的化合物很多,常用的有:1.一氧化铅有黄色粉末(黄丹)和橘黄色结晶(密陀僧)两种变体。2.四氧化三铅为鲜红色粉末。也称红丹、红铅或铅丹。3.二氧化铅为棕褐色结晶。4.碱式碳酸铅又称铅白、铅粉、胡粉、宫粉、,为白色粉末。5.碱式硫酸铅为白色粉末。6.硫化铅为黑褐色结晶。7.硫酸铅为白色结晶。8.铬酸铅又称铅铬黄,为黄色粉末。9.醋酸铅亦称铅糖或铅霜,梭形或片状结晶。属有机铅,但其毒性与无机铅相似,不同于四乙基铅。10.砷酸铅为粉红色粉末。11.硝酸铅为白色粉末。

二、人类对铅毒性作用的认识

铅的毒性作用很早以前就为人们所认识。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诗人和内科医生Nicander首先发现,铅中毒病人会表现出腹痛、便秘和苍白、瘫痪。公元1世纪著名内科医生、植物学家和药理学家Dioscorides发现,人体摄入铅化合物和吸入铅烟后,会发生腹绞痛和瘫痪,由此确定了铅暴露有两条可能的途径,即经消化道和呼吸道。

在中国古代,摄入含铅“万应灵药”引起的中毒症状已经为人们注意。用铅质器皿酿酒的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人对铅毒性已有了解,但他们并没有停止使用过这些有害的东西。在17世纪的英国,贵族阶层盛行饮用从葡萄牙远道运来的葡萄酒,这些葡萄酒在转运和储存中均用铅桶盛装,以增强酒的口味和防变质。结果这些铅桶装的酒使英国贵族大受痛风之苦。

直到19世纪以前,铅中毒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开始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铅中毒和其他职业性疾病一样急剧增多。现在,整个地球生物链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广泛的铅污染,铅中毒已成为广大民众而不是贵族易患的疾病,已经有许多次由于铅污染食物和饮水而引起铅中毒大爆发的报道。

在19世纪早期,职业性铅中毒被认为是死神,它招致许多铅作业工人出现脑病、瘫痪,甚至死亡。在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女工或丈夫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妇女,不育、流产、早产非常常见,其产下的婴儿死亡率也特别高。以低出生体重、惊厥、体格和精神发育迟缓为表现的先天性铅中毒成了工业化的副产品。

年,Paul发现名从事铅作业的妊娠期妇女中,有73人的胎儿死亡,活产的50多名婴儿中有35名也死于3岁以内。因此,英国有人一度将铅的化合物作为堕胎药使用。此后,Legge于年、Oliver于年、Hamildon等于年相继报道了从事陶瓷及冶炼业的女工自然流产和死胎的发生率高。年Cantarow和Tonoper对此作了评述,指出铅可以造成妇女月经紊乱、不育症、自然流产、死产、早产、婴儿发育不良和死亡率增加等危害。随着人们对铅对妇女生育方面的不良影响的逐步认识,一些工业化国家相继期制定出禁止在铅污染工业雇佣女性的劳动法规。

金属铅、铅合金及铅化合物,用途广泛,使用量大,接触面广,是主要环境和工业毒物之一,可经不同的接触方式引起不同类型中毒。

(一)职业性中毒

职业性铅中毒是我国常见职业中毒之一,发病率居前三位的行业是:铅冶炼和溶炼、酸式蓄电池制造和铅颜料生产。铅在铅锌矿冶炼、铅熔炼和浇铸加工、铅颜料和铅塑料稳定剂生产中,产生的铅蒸气经凝结为铅烟,或形成铅尘,铅烟和铅尘易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以呼吸道为主进入途径的职业性铅中毒。

(二)公害性中毒

铅的污染主要来自铅的生产和加工业;城市交通含四乙基铅动力汽油尾气的排放;含铅颜烊、油漆等的广泛使用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后二者曾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

(三)生活性中毒

生活性铅接触日益增多,如油漆家俱、塑料制品、化妆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均可含少量铅;某些地区饮用水、食物、蔬菜中含铅量高。我国某些地区有沿用“锡壶”、“腊壶”盛酒烫酒的习俗,在一个时期内连续饮用,引起慢性或亚急性铅中毒。

(四)药源性中毒

服用含铅丸剂樟丹、黑锡丹治疗癫痫与支气管哮喘,如达到中毒剂量,可引起中毒。

(五)母源性中毒

铅可经胎盘和乳腺分泌传递给胎儿和婴儿,损害正常发育和引起中毒。在上述铅中毒中以职业性铅中毒多见。

三、职业性铅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除其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外,大致相似。其毒性的强弱与铅化合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溶解度大者毒性大)、铅烟尘颗粒的大小(颗粒小容易吸收)、中毒途径及铅化合物的形态(干燥或潮湿,铅烟或铅尘)等有关。铅对人引起急性中毒的量,因铅化合物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但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亡。亦有人报告一般铅化合物引起急性中毒的最小口服剂量为5mg/kg。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醋酸铅可有少量经皮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肤吸收。

无机铅在呼吸道内吸收率与铅烟或铅尘颗粒的大小及换气速度有密切关系。颗粒细小时(0.1-1μm),换气速度若减慢则可增加粒子与肺泡壁碰撞的机会;颗粒增大时,沉淀吸收率减低。一般来说,铅在肺内沉淀吸收率为30%—50%。有人估计,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由空气中所吸收的铅量为总吸收量的31%-39%。职业性铅中毒多由呼吸道吸收所致。

铅由胃肠道的吸收率为7%-10%。但在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可达45%。食物中缺钙、缺铁、缺磷时均可增加铅的吸收。儿童生长发育期,呼吸道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率高于成人。胃肠道对不同的铅盐吸收率不同,主要与其溶解度有关。在职业活动中,铅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指(如车间内吸烟、饮食)带进消化道。

现在急性职业性中毒已少见,但可见亚急性铅中毒。亚急性铅中毒常见症状为:腹绞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肝脏肿大,可伴黄疸和肝功异常。工业生产和铅接触工人主要是慢性蓄积中毒,尤其是亚临床表现的铅中毒多见。即接触工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血铅、血ZPP和EP、尿铅、尿δ-ALA增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轻度中毒时可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消化系统症状;中毒较重时出现贫血、腹绞痛;严重时出现铅性麻痹或中毒性脑病,但这种重度中毒已极为罕见。

铅中毒的诊断,应依据确切的接触史和以神经、消化、血液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接触环境或接触材料的调查检测,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对于一些长期在空气中铅超过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工人,有临床症状而化验指标仍属正常范围者,可用诊断性驱铅试验判定。

以往各地报告了不少“正常值”,但正常值不等于诊断值。例如尿铅,国内一直沿用的0.39μmol/L(0.08mg/L)究竟属正常值还是诊断值,概念含混不清。又如血铅就可能超过正常值,但并未发生中毒,看来此种血铅水平是可以接受的,集体血铅达到多高的水平尚不至于引起中毒,需确定一界限值,此即“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ExposureLimit,BEL)。美国称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alExposureLimit,BEI);德国称生物学耐受量(BAT);国内有人称可接受上限。另外还需确定达到多高的水平可诊断中毒。这样就形成了“三值”概念。即正常参考值(正常值)。可接受上限值与诊断下限值(诊断值)。三值的确定需在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较大数量的调查,需在统一质控的规范化措施下进行,以求数据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三值的推广应用也需有全国性的质控规范和管理监督措施,在执行中才能得到质量保证。

修订铅中毒诊断标准科研协作组,在统一质控条件下,通过全国性的调研,采用判别分析法得出了常用铅中毒检测指标的三值,并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了三值建议值。见下表。三值建议值(umol/L)

指标正常值可接受上限值诊断值PbB0..92.9PbU0...58ZPP1...91EP1...56ALA22...0

现行的国家标准GB—89诊断分级如下:

1)铅吸收有密切铅接触史,尚无铅中毒临床表现,尿铅≥0.39μmol/L(0.08mg/L)或0.48μmol/24h(0.1mg/24h);或血铅≥2.41μmol/L(50μg/dl);或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μmol/L(0.3mg/L)而<3.86μmol/L(0.8mg/L)者。

2)轻度中毒常有轻度神经衰弱综合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尿铅或血铅量增高。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1)尿δ—氨基乙酰丙酸≥30.5μmol/L(4mg/L)或45.8μmol/24h(6mg/24h);(2)尿粪卟啉半定量≥(++);(3)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2.31μmol/L(g/dl)或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08μmol/L(μg/dl)。经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24h(1mg/24h)者。

3)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1)腹绞痛;(2)贫血;(3)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4)重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铅麻痹;(2)铅脑病。

注:无铅时代转载,如有异议请联系编辑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hz/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