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老师讲得太精彩,以至于我只记牢了这一句话


白癜风可以打激光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802/9263253.html

书评君的小客厅——“一周话题”栏目又在周六准时和大家见面啦。

今天,我们一起来怀个旧——追忆一下读中学、读小学时,课本上让大家最难忘的文章和故事。他们难忘的,和你一样吗?读过之后,在留言区一起继续聊哦。

当然,还要记得点击“阅读原文”,早点参与下一期!

壹周话题

阅读需要主张

上周话题

开学啦,据说中小学还换了新教材,所以:有哪些课文、哪些故事是你从课本里读到后最难忘的?你从课本开始爱上了哪些作家和历史人物?现在有变化吗?

1

一下子,我就感动了

龟龟熊

课本且不说,小学有发课外读本,那才是我的最爱。各种题材,各国优秀的作品,对小学生来说简直是宝藏,每次发新书都先看这一本。最深刻的,还是安房直子的童话《狐狸的窗口》。小时候读,觉得童话好美,奇妙的蓝色桔梗花田,可爱的狐狸,还有神奇的可以看到过去的手指窗口。后来慢慢长大,再看,发现原来这是一个美丽又哀伤的故事,小狐狸的妈妈,猎人小时候的家,和心里的女孩子,那都是过去拥有的,而再也不会回来的,是美丽的遗憾。读了很多遍安房直子童话,那真的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世界,淡淡的暖暖的色彩,不同于安徒生童话之类,善恶并非那么明显,重要的是四月里吹落樱花花瓣的风一样温柔的感觉。

最惆怅的是,最爱的这一本,读完了就得等一学期才有新的……

瓜冢梦

一看到这个话题就想到了,小学里的有一篇课文,应该是叫《这条小鱼在乎!》,虽然忘记是哪个版本的语文书,但是却印象深刻,小男孩拼命的将搁浅在海面的小鱼一条一条的扔进大海,嘴里一直再说:“这条小鱼在乎”。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很傻的行为,因为每天被搁浅在海滩上的小鱼有很多,是捡不完的,但小男孩对生命的执着确实打动了我,那张书里小男孩捡小鱼的插花依然很清晰。

我想等我有了自己的宝宝,他的课本可能已经改编了很多次吧,但是我一定要把这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讲给她听。

TOT……

Ms.Bean

印象较深的是初中课本上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文章《日历》,文中写他随手一翻花花绿绿的有着光滑纸页、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日历,心头十分快活,意识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当时读这里的时候心头也是莫名地快活,直到现在给自己的时间做规划的时候,心里也是有种只有自己懂得的喜悦,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偷偷清点小金库的财主一样。

相反的则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CMPunk

我到现在还记得课本里刘亮程的那篇《寒风吹彻》,还记得那句“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嗯,从此你就感受到了孤独?

静夜思

喜欢和难忘的太多了:《诺言》:让我明白一诺千金,没有能力,就不要轻易承诺;《老牛》:老牛去世的场景今天读来依然会流泪;《我和狮子》:爱尔莎被放归自然时,我和作者一样依依不舍;《鸟的天堂》:好向往那个地方,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听鸟儿为我歌唱;《月光曲》,为盲姑娘能听贝多芬亲自为她弹奏钢琴而高兴,至今还能背诵全文……觉得那时的文字好美,没有不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我的小学在三十多年前,教材不知换了多少次,这些课文大概很多人不知道)

好吧,大朋友小朋友们,这些课文你们知道几篇?

小五

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笨拙地翻过栏杆,抱着一兜的橘子,送到孩子面前…很多很多年以后,离家工作生活了,每次爸爸妈妈都要送我到机场大巴等车的站点,我总想让他们先走,他们执意不肯,因为我很害怕车子开了,看到他们在车外挥手告别的样子,父母都在一点点变老,心中各种不忍…那一刻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父母在,不远游…

那种疏隔的深情让人心痛,希望父母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欢脱呢

2

鲁迅先生的天下

平平

六年级一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鲁迅写的,又一个单元的课文全是别人写来赞美鲁迅的。当时真的看不懂觉得他特矫情,又觉得那些赞美的文字很假大空,再加上要背史上最长“日积月累”栏目都是他的名言,所以极讨厌鲁迅,持续到初二。初三突然觉得这么多人的赞美应该不是全无道理,学《故乡》又觉得他确实切中了社会状况。高中了,老师讲过更多他的身世和社会背景,而且不是“革命者”的简直“又红又专”的形象灌输。渐渐看到他更多方面的性格和真实丰富的心路历程,才觉得真的是个太厉害的人。

我觉得小学时真的不能理解那么深,体会不到复杂社会背景的影响和衬托。这个时候一定要灌输一个“伟大”“先进”的革命者形象,是平面的、不真实的,不能让我们对鲁迅作为“人之子”有所了解并尊敬,只会适得其反。叛逆之心初起的我们只会对众口一词的赞颂嗤之以鼻。也希望这种灌输式的教育能有所改变吧。

另外,我所有网站用户名(不要求不能重复的)都是平平,就是因为取第一个网上昵称(摩尔庄园昵称)时不知道改叫啥,当时想起前几天学的课文《平平搭积木》,就叫平平,沿用至今。"

闰土的那句“老爷!……”简直是最初的心碎

望星辰

最难忘的当然是鲁迅啦!估计这期会是鲁迅先生的天下。因为鲁迅的大量文章都是必考内容,而且几乎篇篇要背!文章虽然背过了,但对于内容却不知所云。而上大学后,慢慢理解了鲁迅生先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的精神和抱负,觉得真是有“切肤之痛”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堪称经典的佳作。

再说冰心。直到现在,我仍然看不进去老人家的代表作《再寄小读者》。前几天在豆瓣看到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冰心,作者说“冰心从小在军队、在海边长大,风景比较单调,人际关系比较单纯。林徽因已经周游欧洲的年纪她才被带到北京念教会学校,视野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冰心的才华大家都见过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一篇篇文字那叫一个一惊一乍,看到个什么都要激动半天——小读者爱和你分享这些吗,反正我小时候是扔一边了。”尽管作者可能有些言过其辞,但是我却有找到知音的感觉啊!!

同学,不要时隔大半个世纪还要激化冰心和林徽因的矛盾嘛

怡君

从小到大拿到课本第一件事就是看语文课本和读本,印象深刻的特别多。《百合花》、《断魂枪》、《荷花淀》、《祝福》、《最后一课》、《项羽本纪》、《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项脊轩志》、《长亭送别》、《幼时记趣》、《雷雨》(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张中丞传》、《神的一滴》......可以说语文课本绝对是我学生生涯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深的大概是八年级语文书上的《草》......不知道为什么对二班长杨光记忆深刻,算是比较典型的红军战士吧。周总理刻画的特别棒,亲尝有毒野草让我感动了好久。特地去找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来看,之后就彻底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折服,现在还依然觉得周总理是我心中男神。被问到偶像的时候也会答周总理的名字呢,然后对目瞪口呆的同学各种夸周总理。

经历了比较大的转变的是鲁迅先生。一开始特别不喜欢他,觉得他太激烈了,可能也有过度宣传导致的反感吧。但他的小说写得真的很好,那时候一开始语文考试复习我就把课本翻到《孔乙己》开始看。高中开始学他的杂文,看了《彷徨》、《野草》还有很多回忆鲁迅的文章,加上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慢慢觉得鲁迅是那么可爱的人、那么值得尊重的人。虽然他有些话我不赞同,但我打心底里认为他是位值得一读的作家。

所以你看了多少遍《孔乙己》?

3

从此尝到了文学的妙处

飞卿

老师在讲《赤壁赋》时说:“成也赤壁,败也赤壁。”意思是看一个语文老师的水平怎么样,给学生讲一遍赤壁赋就看出来了。所幸我的老师讲得很精彩,以至于我每次在湖面上游玩只能想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一句话了。

哈哈哈,是不是该和不同的人去湖上游玩,这样每次依然能显得很有文化。

默言

印象最深的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节选的一段,描写欧也妮和母亲欣赏她的堂弟留下的梳妆盒,老葛朗台看见上面的金子,一下子扑过去。我觉得那一段太精彩了,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后来就到处找巴尔扎克的书,外国作家里,巴尔扎克的书我看的最多了。

这位同学自主读书值得表扬!

燕燕于飞

最难忘的必须《百年孤独》啊!看了这么多年都没看完……到现在都只记得高中课本上开头那部分……

难忘为什么没看完……没看完为什么难忘……

北苝啊

小学记得有冰心的一篇散文提到了她八岁看了林琴南的译本?茶花女遗事?于是我果断去寻找到?茶花女?但不是林琴南译的。看了无数遍从不懂到懵懂。总是被玛格丽特的爱情观折服。

还有?爸爸的花儿落了?小学还是初中的,感觉配合电影看了后就是散不去的淡淡忧愁。?三字经??弟子规?也算上吧不得不承认小学让逼得背的这些现在还没忘。只能说小学吗啊呀初中的还是更影响人。鲁迅不得不说。绍兴鲁镇三味书屋山海经。就是鲁迅说他小时侯看?山海经?的图画书搞得我一直蛮想看,看完觉得好神奇可以拿来写作素材。"

小学时如果看了林琴南译本,估计就更懵懂了。

怎么样?你也来吧。你的留言,大大的概率会被选入下周六“一周话题”的聊天现场!让我们在每周六,做一点美好而不孤单的事情~

回复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留言。

所以,下周聊什么?

下周话题

据说现在流行吸猫和云养狗?人对动物的情感真是丰富多样又缠缠绵绵呢……所以,你从小到大读过的书,乃至于看过的影视作品里,有哪些动物的形象和故事让你最难忘呢?注意哦:包括但不限宠物!包含童话!

壹周话题

阅读需要主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ff/98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