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商纣王并非亡国昏君,出土文物揭示出商朝不


商纣王是商代第三十二位帝王,叫“帝辛”,他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以前我们总是把商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纣王,因为他的昏庸、暴虐无道与宠爱妲己,兴建瑶宫,大搞酒池肉林,骄奢淫逸,无恶不作,最终导致亡国,武王伐纣,取而代之。

而且商朝亡国非常迅速,不到两个月时间。公元前年的正月,周武王会师众多部落的军队,然后趁着帝辛统治集团分崩离析之际,杀向朝歌。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手足无措下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总计十七万,开赴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迎战。

想不到的是这些大批夷人、奴隶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倒戈相向,成了周军的先头部队。于是周军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商纣王看到大势已去,退入城中,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商朝可以说亡的非常迅速,于是有人就分析,为什么商朝那么快就亡国了?有学者认为是商朝不得人心的殉葬制度和商纣王的昏庸,所以导致商朝快速被周军打败,但近些年的考古学证据发现,商朝这么快就灭亡,有新的观点。

首先,商纣王形象如此之坏,也与继任的周朝有关。学者认为周人为了宣称自己“天命所归”与正统性,极力抹黑纣王。

其次,随着商王朝大规模墓葬群的发掘后,学者从这些文物中发现商朝实际上早就有衰亡的迹象。

学者们从河南侯家庄发现的11座商朝大墓以及余座祭祀坑与小墓中的雕花骨柶和玉璧,以工艺变化,可以判断从盘庚迁都后晚商的变化。

在殷墟,雕花骨柶多出土于有十字墓道的大墓。骨柶是由切刮兽的肋骨、四肢的骨头而成,呈现长条扁平、前端为弧形、内凹。根据骨柶的雕刻风格、纹饰的演变发现殷商早期的骨柶,纹饰题材较多样、设计生动、还有复杂的浮雕技法,但晚商和接近周朝的骨柶雕刻都较平坦,技术与表现都趋退化。骨柶雕花的退化,显现出晚商后期骨柶制作人力的不足,工艺明显的退步,这背后的深意就是商王朝权力的下降。

再次,殷商亡国跟铅中毒也有一定的关系。

众所周知,殷商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较商代前期急剧增加,国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祭祀、饮食、工具和武器等,都大量使用青铜器。

殷商是青铜的高峰时期,商代的青铜器类型很多,按其功能和用途可大致分为礼器、兵器、乐器、生产工具和车马器。但其实,在商代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种类最多的便是那些我们看见名字都头大的青铜酒器,详情见下图:

这些酒器有的用来盛酒,有的用来喝酒。并在商朝早期,就普遍形成爵、觚、斝三者成套的酒器组合。

据统计,妇好墓出土的件青铜礼器中,酒器就占了74%。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第一件青铜容器,便是酒器“爵”。

商人饮酒成风,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酒文化与青铜文化在商朝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我们现在见到的商代饮酒器,主要有觚、爵、觯、角等,种类繁多,形制丰富,变化多样,就相当于现在各式各样的酒杯。

这些各种各样的酒杯除了彰显身份外,容量也是不一样的,《考工记·梓人》记载:“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可以看出商朝人还真是“海量”。

海量的背后有着重要的隐患的。因为这些青铜器中含有铅。殷墟西区墓葬群出土的一千六百余件铜器中经测定的有四十三件,铅青铜近45%,铅锡青铜占14%,两者共占60%。其中礼器十四件,包括觚、爵、簋、尊,三件为铅锡青铜,六件为铅青铜,平均含铅量为22.89%,最高含铅量为30%。可见殷商青铜器中含有铅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晚商制造工艺的粗糙,不排除铅含量更高。

铅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极大。铅是人体不需要的重金属,一旦进入体内,比酒精更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且一旦铅对人体造成伤害,就是永久性的。而铅中毒最典型的症状便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候群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患者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中毒严重时,可有智力下降,动作时更为明显,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此外,还有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

长期大量使用含铅青铜酒器、食器等,会使血循环中的铅浓度增高,引起组织内铅的蓄积,必然会发生铅中毒事件。

商朝灭后,西周吸取教训。周公旦认为,商朝之所以灭亡,究其原因就在于满国的酒鬼,于是发布《酒诰》,这就是一篇禁酒令。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商朝饮酒成风的现象。

所以说,商王朝看似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亡国,实际上,早已显示出衰败的迹象,而但长期的铅青铜器导致商人出生率减少、体质下降、寿命减短、文化素质以及传统精神面貌全面衰落,甚至死亡。

因此,商纣王跟明朝一样,在商纣王和崇祯之前,就已经开始奄奄一息,大厦将倾,只在顷刻间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zy/80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