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机遇谋划新空间助力绿色发展——中国再生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峰会在阜阳召开
5月14日,“年(第三届)中国再生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安徽省阜阳市隆重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协会等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再生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会长、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江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永善、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波、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及再生铅全链企业、期货公司、金融机构和《资源再生》杂志代表余人参会交流。峰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主办。
王吉位秘书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十三五”以来,随着有色金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再生铅产业在产品产量、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为“十四五”积累了较好基础。截至年末,我国持证再生铅企业数量达73家,核准原料处理规模为.6万吨、较年同比增长了8.3%,原料处理规模大于10万吨的中大型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0%。虽然我国再生铅产业具备了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仍面临着产业布局亟待统筹优化、环保水平仍要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
他强调指出,再生铅企业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有利时机,重点要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一是坚持政策引导,规范营商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合规经营;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降本增效;四是坚持加强国际合作,着力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谋划新增长空间。可喜的是,“十四五”开局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再生铅作为我国铅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前景仍然广阔,预计“十四五”期间产量和占比将持续增长。
高波总裁在致辞中讲到,“十四五”期间,尤其是年至年,将是再生金属产业高质量、智能化、协同化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上海钢联正在加速推进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布局,截至今年已基本实现了从黑色金属到有色金属、从农业化工到农产品的全产业覆盖。过去的几年间,上海钢联资讯加产业大数据的战略成效显著,在基本指数定价产销和多维度数据等领域取得进展,数据采集也正逐步从人工采集向智能化采集升级。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波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统筹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规模领先和结构优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三大关系,打造场内场外聚合、线上线下融合、期货现货结合、商品金融联合的综合化国际化的一流衍生品服务平台;二是深化产业服务和功能发挥,提高各品种期货运行质量以及价格发现功能,配合做好相关国标的行业应用推广工作,适时将再生铅纳入期货交割体系,优化期货交割资源;三是上期所北京市场服务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北方市场生态圈,增强产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与各相关产业链密切交流合作,搭建北方地区业务中心。
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
“虽然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判断中江宇研究员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重大战略任务,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江宇
韦洪莲总工程师在题为《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重点工作》的报告中讲到,自年起,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与试点省份原有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和再生铅企业通过合作共建和自建等方式建设了一大批集中转运点和收集网点,有效促进了正规收集体系的建设,通过正规渠道收集的社会源废铅蓄电池量较往年大幅增加。同时,依托“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项目,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信息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将选取部分有条件试点省份进行试运行。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
李力副会长在《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及回收利用情况》主题演讲中指出,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监测评估、再生利用和创新金融模式是完善其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必须同步增速,需要加快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构建完善的动力电池监测、评估、定价体系;以创新绿色金融模式助推电池资产运营体系建设,通过绿色金融模式,激发企业活力,提升退役电池运营效率,规避电池标准多样化带来的拆解、监测、渠道等问题。我国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专门立法正在制定中,下一步将重点落实相关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出台强制性的处罚措施。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会长、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力
赵永善副秘书长在《建设推动再生铅行业高质量发展准体系的构想》报告中从生产产品本身(生产制造标准体系)、生产全产业链视角(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生产全流程控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三个维度解析了再生铅行业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着手建立一个协调配套,涵盖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标准体系,支撑和配套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推动再生铅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永善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琳在《中国再生铅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提到,目前我国再生铅原料逐年增长,年铅蓄电池理论报废量约万吨,企业数量和核准处置规模仍在增长,预计年再生铅产量将达到万吨,未来十年仍会是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十四五”能源安全新战略、碳中和目标以及产业链重构也将成为推动再生铅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赵硕主持上午会议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有色事业部联席总经理李琦主持下午会议
下午,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在《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报告中介绍了铅期货的市场运行情况。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演讲嘉宾
“快点公司目前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快点动力APP及供应链管理平台,与安徽省废铅蓄电池收集专用平台的对接工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整个回收到处置过程数据清晰,环环相扣,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管。”安徽快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胜利副总经理在《供应链技术在废旧铅蓄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应用》介绍到。
安徽快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胜利
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韩光龙副总经理在《再生铅行业废气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中从炉型、富氧侧吹特点、主要大气污染物、烟气特点入手,介绍了现阶段烟气处理工艺流程、再生铅熔炼烟气(粉尘)主要治理方法、再生铅熔炼烟气袋式除尘可行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为再生铅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韩光龙副总经理韩光龙
安徽超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马建业董事长助理在《再生铅行业废气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发言中表示,通过国家规范和引导,再生铅企业对环保技术研发及设备升级方面的投入占比不断加大,清洁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和污染控制进入了有序管理阶段。
安徽超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建业
鲁证期货济南营业部孟凯副总经理以《金融衍生品助力再生铅企业创新发展》为题,从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套期保值基础、铅企的套保方案制定、正确理解套期保值等几方面阐述了再生铅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性。
鲁证期货济南营业部副总经理孟凯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谢芳分析师在《年铅市场运行态势》分析中讲到,后疫情时代,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应恢复,蓄电池出口或稳步提升,预计下半年沪铅主力运行于-元/吨,LME铅价为-美元/吨。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谢芳
随后在再生金属分会张琳副秘书长主持的“再生铅产品标准修订思路和建议”专题研讨会上,嘉宾们针对再生铅产品标准修订思路进行研讨,并提出了不同建议。嘉宾包括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永善、上期所商品一部的参会代表、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部部长高富娥、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总经理吕顺堂、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铅板块总经理高国兴、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国庆、贵州金龙金属合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星、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储进。张琳副秘书长指出,《国家标准再生铅及铅合金锭》制修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7年发布、年修订。赵永善副秘书长表示该标准第二次修订已经提上日程,并对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阐述。
“再生铅产品标准修订思路和建议”专题研讨会
会议期间,上海钢联举行了“年再生铅企业优质供应商二十强”“年废旧铅酸蓄电池优质供应商二十强”“年铅酸蓄电池企业突出贡献奖”“年优质铅锭贸易商十强单位”颁奖仪式,组织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创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再生铅产业结构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江苏新春兴、豫光金铅、浙江天能、骆驼集团等一批大型再生铅企业向园区化发展,实现了“电池+再生铅”“原生铅+再生铅”“电池+原生铅+再生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了“铅蓄电池生产-废铅蓄电池回收回收-再生铅生产-铅蓄电池生产”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已成为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和我国铅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本届峰会通过汇聚产业资源、聆听专家讲解,更加坚定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同时对于加快研发再生铅产业关键性技术装备,建立完备的废铅酸电池回收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协同和创新发展,提高我国再生铅产业绿色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yf/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