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铁代谢检测


铁代谢检测

医学检验科新增铁代谢检测,河北医保收费60.00元,北京医保收费70.00元。报告项目: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不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工作日检测。

铁是人体最丰富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所有具有功能的细胞均含有铁,它广泛参与与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氧的运输、细胞电子传递和能量代谢等。缺铁可引起血红素合成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也会影响含铁酶包括线粒体中细胞色素酶系统的活力以及肌红蛋白的合成。同时,机体还必须防止游离铁的毒害作用,后者可促发产生大量自由基。因此,人体存在严格的铁代谢调节机制,可以确保体内铁始终处于正常生理水平,称机体的铁稳态。铁稳态的关键依赖小肠铁吸收和机体铁需求之间的平衡。

人体内含铁量为4克左右,其中2/3存在于红血球的血红蛋白当中,其中1/3储存在肝、脾和骨髓中。血清中的铁离子全部与转铁蛋白结合,是铁离子的运输形式,称为血清铁(IRON或Fe)。通常血清中内有1/3转铁蛋白结合,其余转铁蛋白结合铁的潜力称为不饱和铁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结合最大铁含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IBC),它等于血清铁与不饱和铁结合之和。

一、血清铁:

正常情况下,从小肠进入血液的二价铁在血液中氧化成三价,三价铁与血浆运铁蛋白相结合而被输送到骨髓或其他需铁组织被利用。

1临床意义:

1.1.血清铁增高常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时,如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红细胞的再生或成熟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红细胞性贫血、铅中毒引起的贫血。此外还可见于铁的吸收率增加,如血液色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肾炎及反复输血等。

1.2.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吸收不足(如营养不良、胃肠道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等)、体内贮存于网状内皮系统的铁释放减少(如急慢性感染、尿毒症、恶液质等)、慢性长期失血及恶性肿瘤等。

2注意事项:

2.1.标本避免溶血。

2.2.血清铁含量有昼夜波动,早上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午夜时最低,因此标本最好固定时间进行。建议留取早晨空腹时候的血标本。

2.3.检查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阿司匹林、考来烯胺、糖皮质激素可使结果降低。右旋糖酐、口服避孕药和铁剂可使测定结果升高。因此,抽血前应避免口服这类药物。

2.4.当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3参考范围

3.1.健康成人

男性:10.7~29.5μmol/L

女性:9.1~26.5μmol/L

二、总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TIBC)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实际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

血清铁并非是缺铁的灵敏指标,且有昼夜变化,标本易被铁污染,炎症性疾病、结缔组织并和恶性肿瘤都可使血清铁降低,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铁升高。TBIC测定值较稳定。

1.临床意义:

1.1增高见于以下疾病:   (1)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等。   (2)转铁蛋白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增加(肝细胞坏死)。   (3)铁吸收过量,如反复输血。   1.2降低见于以下疾病:   (1)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2)转铁蛋白丢失增加,如慢性肾病、尿毒症等。   (3)急慢性感染、溶血性贫血,肿瘤等。

2.参考范围

男:46.5~75.2μmol/L;

女:50.1~75.2μmol/L。

  附表:血清铁与TIB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等。

血清铁

TIBC

原因

缺铁性贫血,长期缺铁饮食,铁吸收不良。痔、消化性溃疡、月经过多引起的慢性失血。妊娠、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的需铁量增加。

慢性感染,肝硬化,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

铁剂治疗过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口服避孕药,急性肝炎。

三、不饱和铁结合力

(unsaturatedironbindingcapacity,UIBC),别名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

用测血清铁的方法测高铁的含量,此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IBC),由TIBC减去血清铁值,则称为未饱和结合力。

1.参考范围

25.06~51.91μmol/L

四、转铁蛋白

又名运铁蛋白(transferrin,TRF,siderophilin)是血清中铁(Iron)的转运蛋白。

1.参考范围

成人:20.8-34.7μmmol/L

2.结果意义

2.1.生理性增高:怀孕后期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2.2.病理性增高:血清铁缺乏时。

2.3.病理性降低:

2.3.1蛋白质丢失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烧伤和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

2.3.2严重肝病(如肝硬化)显著下降;

2.3.3任何感染状态和严重疾病时。

五、转铁蛋白饱和度(TS)

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清铁除以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

1.参考范围

20%-55%。

2.相关疾病

2.1转铁蛋白饱和度生理波动大,正常波动低谷与病理情况重叠。

  2.2增多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2.3减少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和炎症等。

注意事项

3.1检查前:

3.1.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3.1.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1.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2检查后:

3.2.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3.2.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2.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3.2.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再睡⑤分钟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专家
白癜风控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yf/18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