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TA们总能在你暴跳如雷的下一刻
又让你捧腹大笑
比如当孩子遇上化妆品
你可能面对的不仅是
凌乱的屋子、断裂的口红、撒了的眼线液
还有
她
她
和
她
好了,看也看了,笑也笑了,然而对于这些儿童化妆品背后的事儿,你又知道多少?
儿童化妆品背后的隐患
现在孩子早熟,小小年纪爱美打扮的不在少数,什么唇膏、口红、眼影、腮红、指甲油……对她们来说是如数家珍。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万儿童使用化妆品。
“大人能化妆,小孩子怎么不能?”
“我喜欢涂口红、涂眼影,多漂亮啊”
“我这是儿童化妆品,专门给我们小孩用的”
的线头,会被无情的剪掉。
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
01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化妆品良莠不齐,很多宝妈们在网上给孩子买的这些儿童化妆品大多是由玩具生产企业生产的仅供玩偶等涂饰用的玩具产品,并不是真的化妆品,也不作为化妆品管理。所以它们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可能存在重金属(铅、镉、汞等)超标问题。
这不,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都发文表示:要彻底理清儿童玩具与儿童化妆品的监管范畴,勿将玩具当儿童化妆品使用,如果彩妆化妆品宣称3岁以下婴幼儿可用,属于违法行为。
02
我们体表的面积、各部位的比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相比于成人,孩子的皮肤面积与体重之比要大很多。举个例子,婴幼儿头部皮肤的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9%,而16岁以上则只有7%[1],所以,对于同量的各类外用产品,孩子会比成人吸收的多。
同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脂分泌很少,皮肤较成人的薄,表皮细胞只有3~4层,而成人则是多层细胞皮肤,所以他们对于毒性物质与过敏物质的反应也更为强烈[1]。如果儿童“彩妆玩具化妆品”中过量重金属透过皮肤被身体吸收,将聚积在孩子体内,难以代谢,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ADHD就是其中之一。
儿童胡乱使用化妆品,
小心引发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2]。ADHD病因复杂,目前尚不能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小儿铅中毒、遗传及脑损伤最引人注目[3]。
小儿铅中毒是一个慢性过程,这些过量的铅会通过孩子发育尚不完善的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的海马回和大脑皮层,抑制乙酰胆碱、C-氨基丁酸、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正常释放,影响环磷酸腺苷、三磷酸肌醇和二酰甘油及钙离子3条第二信息传递系统,破坏孩子大脑的正常兴奋和抑制调节功能,从而使他们产生行为异常和智力发育障碍,临床上则可表现为儿童ADHD,产生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3]。
拓展小学堂:
铅中毒不仅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对孩子的血液、免疫、消化系统等造成严重危害。除此之外,铅过量还可直接影响孩子对铁、锌和钙的吸收,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3]。
除了化妆品,
铅毒还有它、它、它……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说:
“没事,我不给她用就行了”
“我家男孩子,不喜欢这些”
“我家对这方面不感兴趣”
……
那你们是庆幸的太早了,其实像吸入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香烟等释放的铅,住新装的房子,吃高铅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习惯咬铅笔头等等[3],都易导致孩子铅中毒,诱发或加重ADHD,大家一定要重视!
具体该怎么做呢?
1
收好东西很重要
孩子嘛,调皮不懂事,特别是A娃,管都管不住。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管住化妆品啊!将成人或玩具化妆品放在有锁的抽屉里,或是藏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
化妆品质量很重要
如果孩子实在喜欢,那我们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就要严格把控了。近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意在规范儿童化妆品市场,为其加上一把法律“安全锁”。
年5月1日之后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必须按照《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进行标签标识。其他关于儿童化妆品的规定,自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以后家长们给孩子选购儿童化妆品时可长点心吧,认准“小金盾”哦~~
PS.还要注意避免吸入和摄入铅污染物,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懂得“分寸”很重要
你以为有“小金盾”保驾护航,化妆品孩子就能放肆用了?那是你太天真!铅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禁用物质,本身是不能主动添加的,但是作为杂质可能会存在于终产品中。所以不论是不是合格的儿童化妆品,都不可频繁、过量使用,一不小心,你家娃可能就“中毒了”!
4
注意饮食很重要
一些食物,如牛奶、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蔬菜,如果多食用,也可以起到减少铅吸收、促进铅排出的作用哦~~
5
及时就医很重要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疑似ADHD的症状或原有ADHD症状加重,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孩子爱美没毛病
但家长
不能听之任之
孩子的安全线
由您守护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参考文献:
[1]温文忠,蓝艺珺,赵华,等.儿童化妆品合规要求及国内市场防腐剂的使用状况[J].管理法规,,10(43):8-15.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58(3):-.
[3]韩杰,刘平.儿童多动症40例铅含量测定及诊治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33(5):-.
来源:医学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yf/1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