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宝宝粉嫩可爱的模样,
总是忍不住亲亲,他们的小脚丫、小肚皮、小脸蛋~
家里的亲属、朋友及自己。
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想要抱抱亲亲。
看他们笑的开心的样子,
好像自己的人生终于完整了。
可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的是,
这样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因为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那情不自禁的一吻,
可能需要宝宝付出生命的代价......
?事件
据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7月19日报道,一名20天还不到的新生宝宝Mariana,因感染HSV-1病毒,导致发生了病毒性脑膜炎而死亡。而对于Mariana感染这种病毒的途径,医生判断,Mariana很可能是通过亲吻感染到这种疱疹病毒的。但是测试后发现孩子的父母均没有感染。唯一的可能,就是某个家人或朋友携带了这种病毒,然后在亲吻宝宝的时候,把病毒传染给了宝宝。
Mariana的妈妈悲痛地表示,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悲剧能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这并不是个例,这样的报道也不是第一次了!
1年前,2岁的Sienna在生日会时被亲友亲吻感染了HSV-1病毒。
没过多久,她的脸上就长满了这种又疼又痒的疱疹,因为难受,只能不停用手去抓,直到鲜血淋漓。
爷爷亲孙子,致孩子死亡
去年某月29日,名为“张思莱医师”的网友发出一条微博:我曾经治疗过一个新生儿因“金葡”(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后死亡的病例。
明星马伊琍也转发了这条博文,并说她以前也知道国外有新生儿被母亲吻后感染疱疹病毒死亡的病例。“张思莱医师”还称,这都是新生儿免疫机制低下,容易引起感染的缘故。
8成老人都喜欢亲吻孩子
记者在10位老人之间展开了小调查,发现八成老人都喜欢亲吻孩子。“自家的孩子,喜欢才亲的,有什么不可以的啊?”家住东方名城的老李说,“以前生儿女的时候,不是随便亲亲也没出问题嘛。”听到记者的问题后,年逾六旬的胡阿姨立刻皱起了眉头。“孩子不能这么娇贵,我们不就年纪大点,哪有那么多细菌?”胡阿姨说,每次在抱小孙女之前,都会洗手。
90%以上的成年人都可能携带“轻吻”病毒
疱疹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的一种,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平时就潜伏在唾液腺中,只不过因为成年人免疫力比较强,可以和这种病毒和平共处不发病罢了。
但孩子免疫力很弱,所以可能趁着亲吻,病毒趁虚而入。
根据统计,3至5岁的儿童中,约有80至90%都感染过疱疹病毒,但大多数孩子都是隐性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少数孩子表现为高烧、眼睑肿、鼻塞、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化脓样,甚至可伴有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一般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多的疱疹病毒感染者的表现与感冒有点像,通常都会伴有发热,如果孩子“感冒”长时间不好或者症状严重,就要警惕疱疹病毒感染。
不要让宝宝成为“亲吻病”的受害者
为了避免上面的惨剧再次发生,小宝给各位新生儿家长准备了一些注意事项:
NO.1不让随便让别人亲吻孩子
有的人为了表现对孩子的亲热,动不动就亲一亲,很多家长并不会拒绝。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学会帮孩子拒绝别人的亲吻,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万一对方有某些传染类的疾病,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NO.2不要嘴对嘴
亲吻孩子时千万不要嘴对嘴,因为大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可传染超过种,幼儿抵抗力低如果被传染细菌就容易生病。此外,家长还应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大人咀嚼过的食物,因为这和嘴对嘴亲吻的效果是一样的,甚至可能更严重。
NO.3不要亲面部三角区
这个区域血管丰富,不少血管直接通向大脑,一旦损伤感染,就极有可能把细菌和毒素传到大脑,引起其他疾病。
NO.4不要亲小宝宝的手
白白嫩嫩的小胖手人见人爱,亲友来访忍不住拿起来香一个,不过,小宝宝随后很可能会把刚刚被亲吻过的小手放进口中吸吮。由于宝宝爱吸吮手指头,无形中就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
NO.5不要浓妆艳抹
化妆品已成为儿童母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不少化妆品含有铅、汞等化学物质,且含有雌性激素。这些有害物质通过亲吻进入宝宝体内容易引起慢性铅中毒等病症。
NO.6不要有口水残留
宝宝容易出汗,如果大人的口水停留在宝宝的皮肤表面,那就更容易出现湿疹或汗疹。因此,在亲吻宝宝时请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口水残留。
NO.7有这些疾病不要亲吻宝宝
当大人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眼结膜炎、皮肤病、口腔疾病、肠胃疾病、流行性肝炎或者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等情况时,不要亲吻宝宝。因为这些疾病传染性极强,对于抵抗力弱的的宝宝来说,爱的亲吻可能会变成传染疾病的途径。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起眼的疱疹,
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一场“噩梦”!
所以,在我们去拜访和探望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时,
千万记得:保持美好的距离,不要过分亲近!
这种距离不是你和小孩之间的隔阂,
恰恰是你对他们最最美好的祝愿!
(来源:《育儿百科全书》)
赞赏
长按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