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滤水器,加拿大的新一轮商机?
加拿大拥有世界1/5的淡水资源,广袤领土密布着数万个淡水湖泊,各地都有“加拿大的水最纯净”的传说。但最近一个调查显示,这个说法并不可靠。
以雪山冰泉著称的加拿大
居民饮用水毒物超标
BC省居民LeonaPeterson每天起床后都有个固定仪式:打开厨房水龙头,让水哗哗空流10分钟,然后再用大水罐接水做饭。
Leona是个单亲妈妈,和6岁的儿子一起住在BC小镇鲁珀特王子港(PrinceRupert)一座公寓楼。4年前他们搬进来时候,邻居特意提醒说:“这里的水质量很差,打开水龙头以后必须空流几分钟,把毒物冲掉。”
这座以原住民为主要住户的廉租房有多种问题,其中一个是“饮用水铅含量超标”。住户们一直在等待政府改进供水设施,但四五年过去了,住户得到的唯一指令是,将容量4公升的水罐换成10公升的更大水罐。
Leona的遭遇其实并不是孤例。在整个BC省甚至整个加拿大,都有类似的安全隐患。
年以来,来自加拿大9所大学和10个媒体小组的多名记者对加拿大饮用水质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他们审查了数千份内部资料并测试了11个城市数百个家庭饮用时之后,他们发现,大量家庭饮用水的铅含量超过了国家安全标准5ppb。甚至一些学校和幼儿园的饮用水也有类似问题。
其中问题最严重的城市是魁省的蒙特利尔、萨省的里贾纳(Regina)和BC省的鲁珀特王子港,涵盖了加拿大东部、中部和西部,无人能够幸免。
连蒙特利尔市市长ValériePlante,都在媒体上承认,她家的水管存在严重铅污染。
根据BC省在年3月的一个报告,大温地区一些学校的饮用水含铅量大幅超标,列治文WalterLee小学一个女更衣室饮水喷泉的直饮水,含铅量超标倍。
“铅中毒”严重危害智商
孕妇和儿童受害最大
饮用水铅含量超标,说明居民会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的铅。这种状态持续数月或数年,就会导致人体铅中毒,严重影响健康。
对成年人来说,铅中毒的危害包括中枢神经损伤丶关节痛丶脑压上升丶头痛丶腹痛等症状,性格也会变得暴躁易怒。
对儿童来说,高浓度的铅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尤其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造成儿童的智商下降丶学习能力下降丶无法专注丶癫痫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孕妇的血铅超标,可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引起胎儿早产、出生体重低、以及智力下降等后果。
加拿大居民的铅污染,主要有5个来源:玩具、油漆、珠宝、陶器和含铅的供水管道。前四个因素在政府和行业收紧法规以后,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最后一个因素,却没有明显改进,因此“水龙头直饮水”已成为加拿大居民铅中毒的最大原因。
“全民铅中毒”政府竟不用负责?
全怪上个世纪的建筑商!
为什么加拿大的直饮水,含铅量那么高呢?
其实是个“建材发展与时代标准脱节”的问题。
多年前,含有铅成分的铜管是供水管道的主要材料。这种管道在长期雨水侵蚀之后,表面的酸性物质会腐蚀金属管道,并将有害的铅释放到水中。
随着技术的进展,供水管道的材料也多次更新换代。目前的主流建材铅含量大幅降低,也更加安全。
加拿大城市的饮用水供应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将来自大自然的水净化,并采用市政供水管道送至居民住宅;二是居民住宅内部的供水管道。前者是由政府负责的公共财产,后者是居民私有财产,属于居民自己或公寓所在公司。两者由住宅门前的止水栓(curbstop)相连。
目前,加拿大大部分市政部分的供水管道是正常的,因为大都已更换了新型建材。但居民住宅的供水管道部分,却很难说。
铅含量超标问题,主要存在于陈旧的居民楼。BC省卫生厅厅长狄德安(AdrianDix)也说,BC省铅污染严重的建筑,大都是老房子。
加拿大联邦立法规定,饮用水的含铅浓度必须低于5ppb,但并没有法令规定须对饮用水进行强制测试,住宅和政府也没有义务将含铅量测试报告告知居民。而关于供水管道的更换和水质检测细则,由各省分别制定。
魁省康考第亚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松泰格(PattiSonntag)说:“迄今为止,加拿大的法规并没有像美国的联邦法规那样,积极地应对铅污染。”
我们该怎么办?
看来,加拿大的水龙头并不可靠。政府和住宅更新全部管道,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之前,我们该怎么办呢?
1、尽量选择新房居住,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有专业人士称,房龄20年内的建筑,管道含铅量是比较安全的。
2、像BC居民Leona一样,每次打开水龙头都让它多流几分钟。
3、在家使用滤水设备,包括安装在水龙头、洗碗机上的滤水器,以及简易的手持式滤水壶。
4、购买瓶装水,在家里和学校安装饮水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