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关于儿童铅中毒


一位好友咨询到我关于儿童铅中毒的问题,希望我对于儿童铅中毒的有关知识详细科普一下。

铅是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在人体内具有较强的蓄积性和多器官毒性,尤其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危害远远高于成人,然而只要生活的多多加强认识,并且注意隔离预防,同时注意营养补充,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

1什么是铅中毒?

所谓铅中毒,与通常概念的“中毒”不同,它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只是儿童体内含铅水平已经处于可能损于健康的一个危险水平,但可能并不表现任何的症状,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所以,由于社会工业化程度,大量含铅物质的应用和排放,也随着社会重视和干预水平的不同,铅中毒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例如,美国制定铅中毒的标准,在20世纪60年代铅中毒上限定为ug/L,年铅中毒为ug/L,年将为ug/L,年为ug/L,年降为ug/L,同时建议6岁以下儿童应进行血铅水平筛查。随后,也得到美国儿科学会的认可。所以目前,国际大多数国家接受并认可把血铅≥ug/L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标准。而我国6年卫生部将血铅浓度≥ug/L且ug/L定为高铅血症标准,把血铅浓度≥ug/L定义为铅中毒。

2铅中毒的有哪些危害及症状?

铅中毒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症状为主。有报告显示约50%的儿童血铅水平在~ug/L之间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症状包括:

?神经行为症状,如注意力问题、多动症状、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改变、有攻击性行为及暴力倾向等;

?消化系统症状,如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出现胃肠道症状的血铅水平界值大约为ug/L;

?血液系统症状,贫血如面色苍白、气急表现等。

铅暴露不仅损害儿童认知、运动、行为等发育,而且这种损害具有不可逆性,有研究评估铅暴露的风险时指出血铅水平每升高ug/L,可使在校学生的平均智商降低1分。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危害远远高于成人,且这种影响将持续到成年。

3铅中毒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铅中毒判断标准根据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儿童铅中毒指南,将儿童血铅水平分5级,来表示铅中毒的严重程度。

①血铅ug/L为血铅I级;

②ug/L≤血铅ug/L为血铅II级,轻度铅中毒;

③ug/L≤血铅ug/L为血铅Ⅲ级,中度铅中毒;

④ug/L≤血铅ug/L为血铅Ⅳ级,重度铅中毒;

⑤血铅≥ug/L为血铅V级,极重度铅中毒。其中,I级是目前认为相对安全的血铅水平,II~V级属于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而6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标准为,连续2次静脉血铅浓度≥ug/L且ug/L定为高铅血症标准,而连续2次静脉血铅浓度≥ug/L定为铅中毒的标准。

我国铅中毒的分级标准:

≥ug/L且ug/L为高铅血症;

≥ug/L且ug/L为轻度铅中毒;

≥ug/L且ug/L为中度铅中毒;

≥ug/L为重度铅中毒。

4铅中毒如何检查?

儿童铅中毒由于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大多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家长、老师,甚至是训练有素的儿科医师也无法在没有血铅测定的情况下进行诊断,目前发现儿童铅中毒主要通过血铅水平的筛查而发现。

所以,确定铅中毒需要采集静脉血检测血铅,才能作为诊断铅中毒的依据,而手指血或者足底血等末梢毛细血管血铅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只能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对于齿铅和发铅的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更多的应用于研究方面。

哪些儿童需要筛查铅中毒?

近年来,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高铅血症的儿童发生率已很低,一般无需进行儿童铅中毒普遍筛查。但对于存在或怀疑有工业性铅污染的地区,可考虑进行儿童铅中毒的筛查。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的6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监测。

高危因素包括:①居住在冶炼厂、蓄电池厂和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②父母或同住者从事铅作业工作;③同胞或伙伴(生活在相同环境)已被明确诊断为儿童铅中毒的。

5铅中毒的来源或暴露途径?食物来源

食物是儿童铅暴露的一个主要来源,WHO估计儿童铅暴露的47%来源于食物,我国早期研究显示儿童铅暴露食物的贡献率高达90%;近年有些研究评估我国人群食物铅暴露贡献率降低至57%,主要来源为谷类和蔬菜,农业上使用的含铅农药、塑料薄膜或者不合理施用的化肥,畜牧业上使用的饲料等是造成食品铅污染的重要来源。在铅摄人量高的前10%人群调查中,大米、小麦、叶菜类、豆类、薯类和蛋类等食物来源的铅摄人量约占所有食物来源摄人总量的80%。爆米花、皮蛋、膨化食品、罐装食品或饮料及未洗净的蔬菜等均是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儿童应少吃或不吃。皮蛋等食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但由于人群食用量少。

手-口途径摄入

手-口途径是指儿童啃咬手指和指甲时将玩耍时沾污在双手上的铅摄人消化道内,主要包括灰尘、染料、油漆和化妆品等,WHO估计室内外尘摄人对铅暴露的贡献率为45%。玩具中铅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使用了含铅金属、含铅塑料和含铅油漆,尽管含铅玩具的含量不多,但长期暴露也会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因此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且不咬铅笔和手指,杜绝手-口传播途径带来的铅暴露危害。

经呼吸道的吸入

主要包括居住周围环境存在工矿区、涉铅企业及汽车尾气,致大气铅含量较高。WHO估计儿童铅暴露的1%来源于空气,国内报道为3.4%,主要相关因素包含铅汽油及交通尾气和住房楼层低及靠近交通干道等;以及室内灰尘,家庭燃煤,香烟烟雾等都是经呼吸道吸入致血铅升高的因素。

其他

还有化妆品、某些爽身粉、中药、儿童绘画颜料和铅笔等因素也是儿童血铅的来源。有研究发现民间偏方和陶瓷对儿童血铅的贡献率达17%。

6铅中毒如何预防和治疗?

铅中毒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驱铅治疗。

?首先是从“铅中毒的来源或暴露途径”入手积极寻找到环境中的铅污染源,并脱离铅污染源。这是预防和治疗铅中毒的最关键一步。事实上,如果血铅水平在轻度范围内完全可以通过环境干预,健康教育达到降低血铅水平的目的;

?同时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因为儿童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多吃含钙高的乳制品和豆制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纠正营养不良和铁、钙、锌的缺乏;

?血铅水平在中度及以上(即血铅浓度≥ug/L)儿童进行驱铅治疗。首先,驱铅治疗前必须要用静脉血证实血铅水平,仅仅根据外周毛细血管血测定血铅水平就决定进行驱铅治疗是不慎重的。而血铅水平低于ug/L的儿童,通常不需驱铅治疗,不必要的药物驱铅有害无益。然而许多地方存在对轻度铅中毒儿童就积极的“药物排铅”,而轻视健康教育环节的错误做法。事实上,如果没有环境干预而脱离铅污染源,驱铅反而能增加铅的吸收。

6驱铅治疗的哪些注意事项?

?开始进行驱铅药物治疗前,应确保脱离污染源,否则会导致消化道内铅的吸收增加;

?缺铁患儿应先补充铁剂后再行驱铅治疗,因缺铁会影响驱铅治疗的效果。

?连续驱铅治疗3个疗程后,应检测血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水平,并及时予以补充。

声明

刘华医生原创文章,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转载,转载注明出处及作者!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家长判断不了请及时就医。

获取更多育儿资讯,请







































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
白癜风症狀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sz/16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