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宝宝铅中毒不容忽视


本来活泼的孩子突然变成了“闷罐子”?家长朋友们可要注意啦,孩子有可能是铅中毒!

铅的危害不容忽视

铅是严重多亲和性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铅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严重的影响。

儿童血铅超标的常见症状:

1.面色灰白,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不增。

2.晕车,头晕,头疼,情绪不稳定。或烦躁不安,有攻击性行为;或没精神,易瞌睡。

3.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

4.体弱多病,免疫功能低,反反复复地感冒、发烧,易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5.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偏食,异食,异嗜,有咬吃异物(手指、指甲、玩具)的习惯)。口唇苍白,口腔异味,龋齿,齿龈有铅线,地图舌。

6.手脚麻木、无力,反应迟缓,甲床或掌纹苍白,膝关节疼痛,肢体运动不协调,笨手笨脚,磕磕碰碰。

科学家研究发现,血铅即使在很低水平,也能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更值得担心的是,由于铅中毒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中毒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人们很容易忽略儿童铅中毒的实际情况。即使是医生,面对孩子的异常表现,排除掉所有想法后,才可能会想到是铅中毒引起的。

积极行动避免中毒

研究表明,孩子对铅特别敏感,他们对铅的吸收率是成年人的5倍以上,而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日用品、玩具、餐具、空气中都可能含有铅,因此,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一起来预防铅中毒。

调查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铅主要有几个来源:1.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2.周围环境和用具上的油漆;3.含铅量高的食品。因此,要预防儿童铅中毒,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行动一:远离高铅环境

空气中的铅多存在于距地面80厘米左右的大气中,而能在这一范围将铅吸入体内的大多为儿童,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铅中毒的高发人群,因为这正是2-3岁孩子和婴儿坐在手推车上口鼻的高度,儿童很可能会因为散步而将铅吸入体内。

因此,要少带孩子去逛马路,尤其是交通繁忙的路段或铅污染严重的工厂附近更不要去。出去走走可选择空气较好的公园、绿地。

行动二:养成卫生好习惯

儿童体内80%的铅是通过饮食进入身体的,但铅可以用肥皂洗掉,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铅中毒。

不要让孩子养成吸吮手指、将异物放入口中的习惯,因为尘土中和孩子的玩具和用具(如铅笔)涂的油漆里含有大量的铅。

给孩子勤剪指甲(指甲缝特别容易匿藏铅尘);

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及其它可能被他放到嘴里的物品;

行动三:含铅食品要注意

家长在饮食上也要多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含铅量高食品,如松花蛋和爆米花,水果要削皮后再吃。传统的松花蛋含铅量非常高,即使只给孩子吃1/8个松花蛋,铅摄入量就已经超过2岁每天允许摄入量的5倍。铅的熔点很低,在加热的过程中密封制作爆米花的容器中有大量的铅进入到爆米花中。

多吃乳制品、豆制品、蛋类海产品(特别是贝类)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钙、铁、锌,有助于减少对铅的吸收。

食疗排铅更安全

如果孩子的铅超标情况不是很严重,普通的食物治疗就可达到理想的效果。父母可让孩子多吃富含以下几种营养成分的食物:

1.钙:缺钙儿童发生铅中毒的几率很大,如果钙摄入不足,而铅的摄入量又高,那么铅就与蛋白质结合了。而补充适量的钙则可减少铅吸收,降低铅毒性,缓解铅中毒症状。所以补钙类食物如牛奶,就是排铅食物中的主打星。

2.微量元素:铁、锌、铜、镁、硒、锗等元素均可与铅相互作用,减弱铅的毒性,推荐食物有:南瓜、茄子、白菜豆类、海带、牡蛎、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蛋类、豆奶、花生、核桃等。

3.优质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丰富的蛋白质,对降低体内的铅浓度有利,也可减轻中毒症状。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为1.5g/公斤体重,其中动物蛋白及豆类蛋白,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鱼虾、黄豆和豆制品等应占1/2以上。

4.维生素C:维生素C与铅结合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卷心菜、苦瓜、猕猴桃、枣、广柑等。

5.多糖类大分子:果胶、海藻酸和膳食纤维等多糖类大分子物质可与铅络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凝胶,有效地阻止铅在胃肠道的吸收,起到促进排铅的作用。常见食品有海带。

6.膳食中增加蛋白质成分,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酸类食品。大蒜、胡萝卜、海带、绿豆、酸奶、奶茶、茶叶、乌梅、菠菜、卷心菜、生菜、柠檬、柿子、葡萄、香蕉、苹果、豆制品、土茯苓、金钱等食物或中药中,有的能与铅结合使铅毒性降低或变为无毒,有的能促进铅排出体外。

六点提醒

1.孕妇要特别注意,铅中毒严重的孕妇会早产、流产;胎儿会吸收母亲骨骼中释放的大量的铅,在未出生就受铅毒侵害。

2.“隔夜第一段自来水”含铅量较高,最好不要食用,用水前先将水龙头打开约1~5分钟的水放掉再食用。3.让孩子远离成人化妆品。

4.防止食品包装袋上的图案与食品直接接触。

5.不要为婴幼儿选择内饰有花纹的碗和瓷杯。

6.如果孩子过分顽皮、多动,但找不出原因,医院测一下血铅含量是否正常。

THE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95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