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1582.html—般人只知道缺铁会引起贫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缺铁还可有其他许多鲜为人知的症状。这些症状可发生在贫血之前,常常被忽视或误诊。
婴幼儿屏气发作有些婴幼儿在受委屈或某种目的达不到时会大声哭叫,继之出现屏气、呼吸暂停、两眼上翻、面部及口唇发紫,约数分钟后停止屏气,发出哭声,面色转红润,四肢变柔软。这种屏气发作多见于I~3岁的幼儿。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种屏气发作的患儿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与铁蛋白都低于正常儿童,给患儿补充铁剂后,发作即减少或停止发作。而停止发作的患儿,上述化验值都已恢复正常,因此认为屏气发作与缺铁有关。
小儿交叉擦腿综合征有些小儿,尤其是女孩子更为多见,常会发作性出现双下肢伸直交叉,或使劲夹紧两腿摩擦,两眼发红,上肢屈曲握拳,同时伴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男孩子阴茎勃起,过去认为是“小儿手淫”,后来又认为是孩子受寄生虫骚扰。近年来,临床医生详细检查发现,大约有70%的患儿血中铁蛋白降低,认为此症系由体内贮存铁不足,引起儿茶酚胺代谢紊乱的结果。
主妇综合征国外有人作过调查,发现在25岁~50岁育龄妇女中,有40%~60%可有全身乏力、无精打采、早上不想起床而晚上又辗转难眠、情绪易波动、郁闷不乐、常突然不能自禁地流泪哭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究其原因系缺铁,而且常常化验无明显贫血,仅血清铁偏低。研究还发现,患者肌肉组织铁含量明显降低。因为多发生于家庭主妇,所以称之为“主妇综合征”。补充铁剂后,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
缺铁危害
编辑
1、贫血:影响劳动力。
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儿童铁缺乏时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健康水平降低。
3.影响运动能力发展:铁缺乏症患儿肌肉软弱、运动能力下降、易疲劳;原认为系由于缺铁致血红蛋白下降、贫血所致,研究发现影响运动功能的是铁缺乏。
4、缺铁影响免疫功能,铁缺乏症患儿感染易感性增加,主要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
5、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功能:碘缺乏与铁缺乏同时存在时,甲状腺肿患儿补碘疗效欠佳,考虑与血红素依赖酶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下降有关[12];铁缺乏症患儿补充铁剂能增加血中已减少的维生素A含量。
6、铁缺乏增加了慢性铅中毒的危险性。
7、影响智能发展:铁缺乏对智能的妨碍和潜在的远期智能危害非常显着,且常常是不可逆转的终生性损害。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IDA的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低9个百分点,我国发现贫血儿童的运动和智能发展指数较正常儿童低得多,因此对学习以及成年后就业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缺铁影响婴幼儿神经髓鞘的形成、神经递质的合成、影响神经细胞的能量产生、影响脑红蛋白的数量降低氧储备。
8、脑卒中:既往健康儿童发生脑卒中者患IDA的概率比正常儿童高10倍,一半以上的脑卒中患儿患有IDA而无其他基础疾病,提示IDA是其他方面均健康的儿童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什么食物含铁多?什么铁容易吸收?
A、含铁多的食物包括动物中的肝、瘦肉、鱼、血、蛋黄等;植物中的黑木耳、大豆、小米、绿叶菜等,及海产中的海带、紫菜等。
食物中的铁分血红素铁及非血红素铁两大类,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为非血红素铁的约5倍。如对正常成人的研究,对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平均吸收率约为25,非血红素铁约为5.血红素铁为动物体内所含,如肝、瘦肉、血、鱼中的铁;非血红素铁多为植物所含,如豆、绿叶菜、木耳中的铁;但蛋黄中的铁也属非血红素铁,因蛋黄中含磷多,所含铁也不易吸收。我国居民食入铁不少,但血红素铁很少,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相当高。
Q、什么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什么食物妨碍铁的吸收?
A、维生素C(VC)及含VC多的食物如鲜水果、鲜菜等可促进铁的吸收,因二价铁易吸收,食入者多为三价铁,VC可助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钙、鞣酸等可与铁结合成不被吸收的化合物,因而妨碍铁的吸收。故缺铁贫血病人治疗用铁剂常同时给VC,饭前后吃水果有利于餐中铁的吸收。钙剂与铁剂勿同服;茶中含鞣酸多,饮浓茶妨碍铁的吸收,曾见儿童有饮浓茶习惯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Q、孩子缺铁可生什么病?
A、孩子缺铁可致缺铁性贫血,3岁内的小儿最常见。多在3、4个月以后,胎储铁用完,母奶含铁少。小儿面色变苍白(以唇、眼睑、指甲最明显),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活动后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还可有肝、脾肿大,异食癖,小婴儿大哭时可有呼吸暂停(背过气);幼儿及学龄儿童可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上课做小动作等。还可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轻症血红蛋白9—11克/百毫升,中度6—9克,重症6克以下。红细胞小,为小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为全世界单一营养素缺乏症中发病率最高者。除婴幼儿外,青春期少女及孕、产妇与乳母也多见。
Q、铁过量有什么害处?
A、铁入量过大可致铁中毒。急性铁中毒常因小儿误服糖衣铁片或铁剂糖浆过多,婴幼儿可因误服硫酸亚铁4—5片(每片0.3克)致严重中毒;较大小儿可因误服硫酸亚铁10一15片中毒致死;注射铁剂过量易致严重中毒。急性中毒10—60分钟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吐血、便血,甚至脱水、休克,肝脏损害而加重出血,可致死。若长期服用大量铁剂,铁可沉着在肝、肾、心、胰脏等脏器,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
铁中毒的危害性很大,因而正常小儿不应长期服用铁剂。缺铁性贫血的小儿,服用铁剂也不应超过3个月。
对策
编辑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对策
1:妈妈在孕期、哺乳期要均衡营养,有意识地多吃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等,并且要经常定期检查血色素,妈妈孕期发现贫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宝宝因为先天性储铁不足而引起贫血。
2:婴儿出生4个月左右,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该逐步添加蛋黄、肝泥、鱼泥、菜泥及铁强化食品,选择铁强化食品时,注意选择生物铁强化的食品,亚铁离子是双刃剑。在给宝宝吃含铁食物的同时,最好也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提高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
4:多给宝宝吃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食物中的动物肝、动物血、红肉、鱼等含血红素铁比较多,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制作成泥糊状、碎末状等,利于宝宝服用;三岁之前,宝宝牙齿发育尚不全,选择嫩肉,比如里脊肉等剁碎了,利于宝宝咀嚼。
5: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多胞胎在出生后两个月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以防缺铁。其他宝宝如果要补充铁剂要咨询医生,医生一般推荐食补,这个食补已经不是普通食物了,要精华食补。因为缺铁会影响胃肠功能,影响食物微营养素的吸收,单靠食补,会耽搁宝宝补铁的时机。
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找出贫血的原因。然后根据自身贫血的程度适当补充铁元素。日常生活中富含铁质的食物并不难找,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含铁食物来改善贫血症状。
防治缺铁性贫血可以利用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红肉、鱼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黑木耳、鸡蛋、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等虽然含铁量高,但多是非血红素铁,服用时,注意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促进其铁的吸收。动物肝脏对补铁十分有利,但不要吃太多,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同志,动物肝脏胆固醇很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