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由于慢病治疗或养生保健的需要,可能会长期服用一个中药。但是,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中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中药能不能长期吃呢?我们认为,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不得不察。
(一)中药的偏性强弱
首先要讨论的,就是中药的药性,或者说偏性。什么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有毒无毒是也。具体来看,就是寒热温凉平、辛甘酸苦咸、归经为五脏六腑哪一个,以及中药的有毒无毒。为什么要考察这些内容?因为中医治疗讲究“以偏纠偏”,不同的中药偏性大小不同,能够“纠”的“偏”也不同。偏性大的中药,能够挽救病人于水火,但是克伐的作用太强,长期服用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也大。因此,在判断一个中药能不能长期服用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它的药性,药性峻烈、偏性强的中药,不适合长期服用;药性平和、偏性弱的中药,可以服用一段时间。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中药是不是药性比较峻烈,偏性比较强呢?要看中药的药性。一般来看,
甘味,或平性的中药,偏性小;
温性、凉性以及辛酸苦咸味的中药,偏性就会大一些;
苦寒之性、辛热之性的中药,偏性会更大一些;
有毒中药,无论是小毒还是大毒,偏性更大。
所以,从中药的药性就可以简单判断出其偏性大小,偏性大的中药,一般不适合长期服用。当然,大部分常用中药都是药典收录品种,看药典即可,但如果想了解的更加全面一些、详尽一些,历代的本草记载也是不错的资料哦。
中药的偏性(来源于网络)
(二)是否含有特殊成分
看完了药性与偏性,接下来应该考察的是特殊成分。为什么是特殊成分?因为中药里面的成分很多,活性成分也很多,都看是看不过来的。我们的目的是评估中药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所以看特殊成分是捷径。那么,什么是特殊成分呢?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类:
毒性成分。例如含有乌头碱、马钱子碱的中药
重金属成分。例如本身就含有重金属的朱砂、雄黄
现代药理学证实毒副作用的成分。例如吡咯烷类生物碱(肝损害)、马兜铃酸(肾损害)、蒽醌类(肠损害)等
可能的刺激性成分。例如很多中药的挥发油
某些中药提取物成分。与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提取物的性效会发生剧烈变化,不可等同于原有中药,例如银杏叶提取物、蚕砂提取物
因此,如果长期服用的中药复方里含有上述特殊成分,请一定调整治疗方案,否则出现毒副作用的概率会很大。
中药里的特殊成分(来源于网络)
(三)制剂、有害残留等因素是否带来不利影响
咦?这个内容听起来很怪,制剂、有害残留因素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呢?我举几个例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