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一)什么是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疾病,亦称职业性化学中毒。按接触毒物浓度及发病时间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三种临床类型。按接触毒物类型可分为金属中毒、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毒、有机化合物中毒和农药中毒等。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职业性化学中毒有59种和目录中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二)职业性化学中毒的预防措施:
一是有效采取工程技术措施:1.工艺改革:根除毒物—用无毒或低毒工艺代替有毒或高毒工艺,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高毒物料,如二甲苯代替苯。2.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工作场所所与生产场所分开3.密闭化、自动化生产:物料密闭,降低毒物浓度;4.通风净化:通风排毒净化技术。5.遥控或程序控制技术:6.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应与事故通风装置连锁。
二是有效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服务。
三是有效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选择和正确使用PPE。
(三)如何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吸入较高浓度CO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
①常见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生产;矿井放炮、瓦斯爆炸、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金属羰化物生产等其他作业。②预防措施:严加密闭一氧化碳产生源,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作业时严禁明火、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穿防静电工作服;作业场所禁止饮食、吸烟;及时换洗工作服;进入密闭空间或其他高浓度作业区,须有专人监护,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浓度超标时,佩戴一氧化碳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工作场所应配备监控检测仪器,做好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③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或棉布服进入现场;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或空气新鲜处,静卧、保暖;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吸氧,对发生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轻度中毒者对症治疗,呼吸困难应给氧,有条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医院就诊;根据中毒程度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四)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1、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作业
◆铅矿开采、烧结、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废旧蓄电池回收及加工,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拆修旧船、桥梁、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用铅化合物制作颜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作业;◆制造火车、汽车的轴承(挂瓦),用作X线和原子辐射防护材料;◆无线电元件的喷铅。
2、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以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居多,急性铅中毒较少见。
3、铅中毒早期症状及特异性临床症状
◆急性中毒表现为短时内即出现头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乏力以及腹胀、腹绞痛等;◆慢性中毒表现为先有食欲减退、腹部隐痛、便秘、腹绞痛、四肢(尤其是下肢)无力,随后出现四肢对称性感觉异常如麻木等;严重者会出现肌肉麻痹。
4、预防措施
◆避免开放式作业;◆工作场所注意通风;◆作业时应穿防毒工作服,戴手套;◆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吸烟;◆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认真洗澡,换洗工作服;◆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铅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与岗中定期健康检查。
五、铅中毒的处理
一旦发现中毒病人应首先使病人脱离接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铅治疗。
六、去医院就医时应向医生提示的内容
◆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目前工作的种类及作业场所环境;
◆症状出现的时间及类型;
◆生活习惯、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况);
◆提示医生为病人做尿铅或血铅检测。
供稿
卫生科
声明
declaration
凡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