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妈其实上网的时间不算多,所以有些新闻看到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不过,虽然过了,钧妈还是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苏州一名8岁的女孩阳阳,近年来反复出现皮疹和发烧,被确诊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这种疾病非常罕见,它会不断侵蚀宝宝的抵抗力,为此,小女孩不得不接受长时间的化疗:
这种病呢,又叫“亲吻病”,罕见但是也可以查到一些案例。所以我们切不可对生活中的小事掉以轻心。
“亲吻病”具体是什么?
「亲吻病」指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而新闻中阳阳所患的疾病,属于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罕见的严重疾病。
EB病毒在正常成年人中感染率非常高,大约90%成年人都有EB病毒抗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所以这个病被称之为亲吻病)我国该病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左右。
我们也可以看到有90%的成人,都携带者EB病毒。只是,这种病毒一般可能会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跑出来兴风作浪。
而婴幼儿、儿童的免疫力比较低下,被感染后比较容易发病,不过症状有轻有重。幸运的,无症状,轻则,能自愈并不再复发,重则,危及生命。
可以亲吻孩子吗?
亲吻病的传播途径大家有没有觉得有点熟悉,幽门螺杆菌也差不多是这样,且都多发于儿童。
这一件件的摆在家长们的眼前,你还敢无视吗?
不过,看着那可爱的不得了的人类幼崽,又有几个人能抵抗的了呢。让家长们不亲吻自己的孩子,那真的是煎熬。
既然如此,大家在亲吻宝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以亲宝宝的嘴巴:
大人嘴里的细菌多钧妈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了哦,所以再喜欢,也不建议大人去亲宝宝的嘴巴呢。
2.不要亲新生儿:
看到家里添了新成员,家长们的心情总是很激动的,不过新生儿(小于4周)由于免疫系统低下,疱疹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除了先天感染或在生产过程中被感染,最常见的就是亲密接触(如亲吻)所致,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3.不要让宝宝扣大人的嘴巴:
宝宝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到了一定年纪,就喜欢抠人鼻孔、嘴巴等等。这时候,家人一定不要觉得好玩。
因为宝宝在抠了别人嘴巴之后,玩着玩着,还会将手塞进自己的嘴巴里,这时候,就可能会引起传染了。
家里有家长喜欢抽烟的,也尽量不要去亲吻宝宝哦,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一直都有很多宣传的,大家也不要不当回事。抽完烟后,刷牙、洗澡、换衣服了再去抱宝宝哦。
这几种情况,千万不要亲宝宝
亲宝宝不止是亲人的专属,很多邻里亲朋也喜欢用亲吻来表达喜爱。有时候面对大家的热情,有些家长会不好意思拒绝,一般的我们不让人家亲嘴巴,如果是这几种,就要坚决拒绝,绝对不让亲,亲脸颊也不行。
1.伤风感冒等的时候: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
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提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同样,大人脸上有疱疹引起的皮疹、水泡,亲吻与接触都可能会传播病毒。不仅是不能亲吻宝宝的嘴巴,只要是长疱疹的地方都不要接触到宝宝啦。
如果有感冒、咳嗽等现象的时候,应戴口罩、勤洗手,最好避免和宝宝直接接触。
2.有口腔疾病的人: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大人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3.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大人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
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4.大人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大人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机率。如果家长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5.化浓妆的时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总免不了浓妆淡抹。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家长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家长,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
钧妈总结:
宝宝的健康问题忽视不得,有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忍住;也有些时候在面对他人的热情时我们会碍于情面不好拒绝。
但在这种问题上,我们不能退步,如果有人要亲宝宝,我们可以直接出言阻拦,对宝宝健康不好;也可以让人家亲宝宝脸颊不要亲嘴巴;等宝宝大一点了,我们可以教宝宝,如果有人要亲他,可以自己拒绝,要是是自己喜欢的人,就侧过脸让人家亲脸就好了。
同样哦,宝宝也不要随意去亲别人,这点一定要教会宝宝哦,实在要亲,可以用贴脸的方式代替嘴巴亲吻。
大家好,钧妈要跟大家说一件事,因为最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