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清明节烧纸钱竟然有人铅中毒文明祭祖,


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习俗由来已久。一家老小来到先人墓前祭扫凭吊,寄托一份哀思和追念之情。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祭祖焚烧的冥纸、“银元宝”中可能含有大量铅锡合金与含铅颜料,一不小心,会让你重金属中毒。

清理焚烧纸钱医院

医院职业病科李国辉主任医师平时与各类职业病患者打交道。以前,用锡壶烫酒喝,导致铅中毒的人不少,不过今年,科里来了好几位与冥纸、银元宝有过接触史的患者,一查,也是铅中毒。

我老婆家有个亲戚,六十来岁,因为丈夫去世,平时在家没事就习惯折点‘银元宝’之类的当祭品。前天晚上我们一起吃饭,突然发现她牙龈上黑乎乎的,一看是铅线(牙龈乳头边缘上一条约1mm的蓝灰色或蓝黑色线),怀疑铅中毒,医院查一查。

李医院的记录,查到去年12月,有两起类似的“铅中毒”病例。

“一个是折‘银元宝’卖钱的老太太,因为折得多,手上沾了很多铅尘又没洗干净,就通过消化道误食了。另一个患者平时在墓园负责清理焚烧后的纸钱祭品,不知不觉就吸入了大量的氧化铅微粒。”李医生说,这种通过呼吸道导致的铅中毒比消化道更严重。

烧纸钱为什么会中毒?

纸钱也含有重金属?李国辉医生说,许多作坊生产的锡箔纸钱,实质上都是用铅箔替代,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铅危害人体。不仅如此,纸钱也“与时俱进”,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会在冥纸上画上各种彩色图案,所用颜料里含有大量铅。

焚烧这些彩色纸钱,有毒的微粒随着气流漂浮在空气中,被周围的人吸入呼吸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重者就会发生铅中毒!

△图中黄色部分就是冥纸燃烧后残余的氧化铅

铅中毒有哪些症状?

铅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李国辉医生说,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随后呼吸道中的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生中毒。

铅可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损伤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者会造成痴呆。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便秘、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儿童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

把家族发扬广大,

子孙孝顺和睦,

才是实实在在的“敬祖先”!

在福州

清明习俗有许多

你都知道么?

攀讲清明

粿

清明节之前,福州人就开始做菠菠粿(也称作“清明粿”,如今市面上有售)。菠菠粿是用糯米和一般的大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粞(米浆压干后的半成品),以粞为壳,馅有萝卜丝、豆沙等。它的特色是必须加入一种叫菠菠的草,才称得上菠菠粿,还有就是菠菠粿必须用黄皮果(黄弹)的叶子衬底,才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菠菠草

除了菠菠粿之外,清明节必备的供品还有光饼。为何福州民众要用光饼来供祖先?这是由于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是一种最简单的烤制小饼,人们便把这种行军中的干粮叫作“继光饼”。福州人感念戚公功德,同时也为了永久纪念他,光饼也与菠菠粿、切面、豆腐一起,成为福州民间清明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

菠菠粿

攀讲清明

“压纸”原表示为祖先修补房屋,过去的房屋多用茅草、瓦片铺顶,压纸就是防止祖先的“住宅”因年久失修而漏雨。这种习俗也体现了传统丧葬习俗中“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做子孙的对祖先的坟茔每年至少要看顾一次,扫墓一般在清明前后(另有个别地区是在秋季扫墓的),主要程序有:除杂草、整墓埕、燃香烛、祭供品,“以楮纸覆墓上”。

清明祭祀

因此,福州人常常会用“你压纸了吗?”来询问亲友是否扫过墓了,“压纸”也成了福州人扫墓的代名词。清明节期间,家家户户择日上山踏青、扫墓,带去鲜花、光饼、菠菠粿、水果等祭品,上山扫墓祭拜先人,然后要把纸钱压在墓顶及周围,以表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意。

清明墓前供菜

“压纸”的另一层重要意义是告诉人家:此墓有后来人。此外,值得一题的是,“压纸”时也可对周围无人扫墓的“邻居”压一些冥钱,以示友好。

压纸

“压纸”归来,摘一枝马尾松枝或其他绿树枝带回,插于祖宗牌位前,但目前已演变为将松枝等插在门前,这叫“压青”。树枝插于祖宗牌位或门前其实它的意义与作用是一样的,标志这家人已为已故亲人扫过墓了。

压青(摄影林聪生)

攀讲清明

古时,在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的屋檐下插一条柳枝,柳枝垂于大门上,这叫“插柳”。为什么要在屋檐下插柳?对这一习俗的解释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唐朝黄巢谋划叛乱时,选择了柳枝作为追随者的记号,他暗地里叫他们把柳枝插在自家大门屋檐下,并指示叛军士兵不要去骚扰这些人家。揭竿叛乱的日子就定在清明这天。

插柳

所以,古谚语中有“清明不插柳,死遭黄巢手”说法;另一种说法认为,柳枝有灵性,插柳是为了除祟辟邪。此外,还有一种美好的说法,认为房檐上插柳,是住宅醒目的标志,可导先人的亡魂归来。这三种解释的共同地方是,“插柳”是为了讨平安、吉利。不过,现在“插柳”习俗在福州城区已多不见,见到的只是人们“压纸”后带回来的松枝了。

攀讲清明

清明节时值仲春,气候宜人,“移步出家庭,天气好心晴”,是上山踏青、扫墓、感恩缅怀已故亲人的好日子,老福州人在清明节另外一个主要的活动就是踏青。踏青本是来自于三月三的上巳节,由于上巳节后来并入清明节,而扫墓又是到郊外去,因此在清明节踏青十分流行。一些地方会举行荡秋千、拔河、蹴鞠、斗草、登山等一系列户外体育活动,让清明节的活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内容整理于广州日报、攀讲

综合编辑:福州微文明(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怎样控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jz/24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