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震惊备孕前未做这项体检,后果竟然如此严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随着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政策,我国又将迎来一批生育高峰。然而无论是没有经验的一胎备孕准宝妈,还是二胎、三胎宝妈,容易忽略孕前早期孕检中,一个对婴幼儿智力发育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孕前检查,是备孕前的重要步骤!其中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妇科类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等指标检查。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检查——血铅化验。

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

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而儿童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在儿童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摄入同样多的铅,成年人吸收率在10%-15%,而孕妇铅的吸收率可以高达50%。而且,胎盘对血铅几乎没有屏障作用,摄入的铅90%可通过胎盘传送给胎儿,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导致胎儿先天性铅中毒,影响神经系统。还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问题的风险增高。

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即便是血铅水平低于诊断标准水平,也会产生多种不利的健康影响。重视孕期铅水平升高,对孕妇保健及胎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孕妈妈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铅污染对孕妇危害则更加严重。孕妇铅暴露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源性的,如水污染、墙壁油漆、家庭装修、被动吸烟、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二是内源性的,骨骼是铅的动态储存库,成年人体内超过90%的铅储存在骨骼中。怀孕期间,孕妇存储于骨骼中的铅与血铅的转换会显著增加,这就意味着母体长期储存的骨铅在孕期内会被激活,形成铅暴露的内源性来源,导致血铅水平增加,内源性和外源性来源对血铅超标的贡献是相对等的。

年卫生部《关于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意见的通知》节选

权威妇产科专家认为,孕前半年~3月检测血铅不但能及时发现备孕母体铅污染,也是预防未来胎儿铅污染的有效方法。所以备孕期的女性,要尽早排查血铅是否超标,已超标的,要及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以及适当的治疗,等血铅恢复正常后再要孩子。

血铅的检测只需采集微量全血(20-40微升)即可检测血铅水平。由于指尖血手指挤压有造成样本稀释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一般成人的首选方法是采取静脉血样本。

------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儿童铅中毒指南》诊断标准------

血铅等级

血铅水平

μg/L

备孕筛查建议

正常

<50

无需复查

高铅血症

50-

1个月内复查,相对安全,但孕妇易流产

铅中毒

Ⅰ级

Ⅱ级

-

轻度铅中毒,通常无明显的症状,1月内复查,之后每2-3月复查一次

Ⅲ级

-

中度铅中毒,1-4周内复查,之后每月复查一次

Ⅳ级

-

重度、极度铅中毒,24小时内复查,根据临床诊断干预及医嘱而定

Ⅴ级

铅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剂量,理想状态是零血铅。

根据中国卫生部和美国疾控中心的铅中毒诊断标准来看,美国的更加严格,中国血铅在μg/L以上进行干预,年美国疾控中心儿童铅中毒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儿童血铅干预水平下调至50μg/L。

全球的研究综合表明,铅对儿童发育毒性没有安全阈值。也就是说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宝宝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尽可能的避免铅污染?

1、生活环境上,孕妈妈使用的餐具要选择安全卫生的、通过质量认证、铅溶出量合格的产品。刚刚装修完的新房不要立即入住,保持房间通风。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2、购买环保家具,避免从事铅暴露相关的工作,不使用含铅的染发剂、指甲油、化妆品等。

3、在饮食习惯上,蔬菜水果尽量多冲洗,能削皮就削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油菜、卷心菜、苦瓜、猕猴桃、枣等食物可以促进排铅。不吃或少吃高铅食品,如松花蛋、老式爆米花,少喝易拉罐饮料,多吃奶制品等富含钙物质,多吃瘦肉、黑芝麻等富含铁食物,多吃肉类、海产品、坚果、粗粮等富含锌食物。

如何防治铅中毒?

1、对于血铅检测已经超标的孕妈妈,首先要做的是立即找出铅的来源,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2、对于高铅血症和轻度铅中毒尚没有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可以使用某些矿物质、维生素、金属硫蛋白等进行非药物干预。

3、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它们都是驱铅的食品。绿茶中含有茶多酚,可以促进有毒物质包括铅的排出。

部分参考文献:

傅松涛:《儿童铅中毒防治》

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李磊等“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科技信息》7年6月刊

梁惠宁等“铅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6年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hz/95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