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不可忽视的职业病铅中毒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不可忽视的职业病

铅中毒

现状

我国是生产和消费铅的大国,年产铅70多万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以不同形式污染环境,特别是乡镇工业造成的铅污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2~8岁儿童膳食中铅摄入量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据权威调查报告透露,现代人体内的平均含铅量已超过年前古人的倍。很多儿童体内平均含铅量普遍高于年轻人。

全国总工会统计我国受不同程度危害的职工总数有2亿,平均每年新发职业病人高达2万,其中急、慢性中毒约占20%慢性中毒以铅为首位病因。据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业就业人群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冶炼、蓄电池、化工、冶炼和蓄电池行业的铅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66.03%。

据报道,美国每年铅中毒的儿童在40万以上;在6岁以下的儿童中,每2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患有轻度或中度的铅中毒。在我国,根据年对28个省市的调查,估算出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为51.6%。有一半左右的城市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μg/dl这一铅中毒标准,铅中毒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最大隐患之一。

铅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

铅通常以蒸汽、烟尘的形式进入呼吸道,吸入的铅烟约40%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铅尘的吸收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如直径为0.27mm的尘粒吸收率达54%,吸入的铅约70%~75%随呼气排出,仅:30%~25%被人体吸收,主要被吸入肺部,由肺泡微血管吸收;停留在上呼吸道的铅尘可随痰排至喉咙,再吞入食道。

2.消化道

如果在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吸烟,摄入的铅化合物会有5%~10%通过胃肠道吸收,如缺铁、缺钙或高脂饮食,可增加胃肠道对铅的吸收。

 进入血液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其余停留在血浆中。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铅早期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皮肤中,进入体内的铅90%~95%在骨骼里“安营扎寨”。

 被吸收的铅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排出量可代表铅吸收状况。小部分铅经粪便、胆汁、月经、汗腺、唾液等途径排出体外。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乳汁内的铅也可影响婴儿。

铅中毒的类型

(1)职业性中毒

职业性铅中毒是我国常见职业中毒之一。铅在铅锌矿冶炼、铅熔炼和浇铸加工、铅颜料和铅塑料稳定剂生产中,产生的铅蒸气经凝结为铅烟,或形成铅尘铅烟和铅尘易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以呼吸道为主进入途径的职业性铅中毒。

(2)公害性中毒

铅的污染主要来自铅的生产和加工业;城市交通含四乙基铅动力汽油尾气的排放;含铅颜料、油漆等的广泛使用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后二者曾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

(3)生活性中毒

生活性铅接触日益增多,如油漆家俱、塑料制品、化妆品染发剂、皮蛋加工等,均可含少量铅;某些地区饮用水、食物、蔬菜中含铅量高。我国某些地区有沿用“锡壶”、“腊壶”盛酒烫酒的习俗,在一个时期内连续饮用,引起慢性或亚急性铅中毒。

(4)药源性中毒

服用含铅丸剂樟丹、黑锡丹治疗癫痫与支气管哮喘,如达到中毒剂量,可引起中毒。

(5)母源性中毒

铅可经胎盘和乳腺分泌传递给胎儿和婴儿,损害正常发育和引起中毒。研究发现母亲血浆里的铅含量是胎儿铅接触较准确的指标。造成的后果便是母亲骨骼中的铅传播正在发育的胎儿体内。胎儿铅暴露与胚胎期几个器官形成的推迟及儿童弱智有关。婴幼儿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铅毒影响。妇女在受到高含量铅暴露几十年后,仍有可能将该有毒金属传递给胎儿。

铅中毒的危害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儿科研究所丁宗一教授认为,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行为特征,铅污染对儿童的危害最直接、最严重。血铅在很低水平时即能对儿童智能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铅中毒还可导致儿童多动症以及铅中毒性贫血甚至癌症。

铅中毒主要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患者常出现肌肉酸痛、四肢麻木、伸肌无力、腹绞痛、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肾脏,出现少尿或膀胱无力,发生尿潴留。铅进入人体后可在人体内积蓄,对造血、泌尿、生殖、免疫、神经、心血管等各系统引起长期的慢性损伤。

(一)血液系统疾病

铅中毒会阻碍体内血红素的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有损机体造血功能的发挥,易生成贫血症。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表现是小红细胞,血红蛋白过少性贫血及轻度溶血性贫血。铅引起的贫血作用,儿童比成人更敏感,血铅浓度大约是40μg/ml时,有些儿童就可能发生血红蛋白的减少,重症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乏力等。

(二)神经系统疾病

过量吸入铅有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易引发脑部及周围神经的疾病,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脑水肿、脑血管异常等现象,致使毛细血管受损、红细胞外渗以及血管周围出血等。人脑是最易受铅毒性侵蚀的目标,大脑中逐渐富集的铅主要蓄积在海马区神经元内而使中央前回,海马和脊髓病变严重,神经微丝、微管排列紊乱,突触结构异常,严重时会杀死神经元使人的记忆力丧失。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过量吸入铅会影响到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试验显示,血液中铅含量过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生成。铅中毒会令人心脏的负担加重,致使心肌受损,并且铅可促进肾素的分泌,收缩小动脉平滑肌,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四)免疫系统疾病

吸入过量的铅会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易导致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的生成。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

铅中毒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过量的铅有可能阻碍人体对碘的吸收,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近些年有研究表明,过量的铅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合成也会有所限制,导致身材矮小等。

此外,铅的吸收不当还有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有损生殖系统的健康。通常人们不易发生急性铅中毒,大多数铅中毒者都是长期在铅污染的环境下生活或工作(如采矿、汽车尾气的排放、饮用水铅过量过高等),从而引起慢性中毒。

预防铅中毒的措施

环境干预是根本办法,健康教育是基本手段,药物治疗是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是成功处理铅中毒的基本保证。

对铅中毒要提倡预防为主的方针。既要在宏观上尽量根除和避免铅的污染源,又要在微观上自己保护自己拒铅于“千里之外”。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避免“铅从口入”,进食前需洗手,并勤剪指甲,因为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2.装修要注意环保。

新房子的装修材料要选用无铅配方。另外,如果家里有人从事与铅相关的工作,回家后一定要彻底清洁,避免影响到孩子。

3.选择合格的生活用品。

购买孩子的东西时,挑选由正规厂家出品、经过检验的产品。特别是挑选餐具的时候,避免挑选那些颜色鲜艳、粗制滥造的商品。

4.少吃含铅量高的食物。

皮蛋、老式爆米花机爆的食品,含铅量高,一定要少吃。

5.空气差时尽量减少外出。

污浊空气中的铅和其他重金属都会威胁孩子的健康。

6.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7.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它有可能被小儿放到口中的物品,并经常用湿揩布抹去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食品及奶瓶的奶嘴上要加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hz/81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