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铅中毒吗?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觉得“铅中毒”离自己很遥远。
“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怎么会有铅呢?”
“只有化工业的人才会接触铅吧?”
“铅中毒离我们很远吧!”
图片来源见水印
其实,铅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孩子的文具中,下面就来看看,了解一下“铅中毒”吧!
什么是铅中毒?
铅中毒是指环境中的铅及其化合物经食物和呼吸途径进入人体,铅毒主要抑制细胞内含巯基的酶类,引起消化、神经、呼吸和免疫系统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
通常导致肠绞痛、贫血、中毒性肾病和肌肉瘫痪等病症,严重时可发生脑病,甚至导致死亡。
图片来源unsplash
铅中毒的危害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铅中毒可导致贫血,其发生机制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及溶血有关。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很容易通过胎盘,而且由于发育中脑的内皮细胞不成熟,所以铅也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因而铅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明显。
所以儿童和孕妇尤其容易受铅的影响。
图片来源pexels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消化道粘膜具有分泌铅的能力,泌铅过程中,铅对胃粘膜直接作用,破坏胃粘膜再生能力,使胃粘膜出现炎症性变化。
4、对肾脏的影响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抑制Na+、K+-ATP酶等的活性,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甚至损伤。
5、对心脏的影响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长期铅接触可导致血压升高、中毒性心肌炎和心肌损害等。
图片来源见水印
铅中毒对儿童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概率是成年人的30多倍!其原因是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尚不成熟,解毒功能不完善,对铅较敏感,以及接触机会较多有关,容易导致铅中毒。
铅中毒使得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感知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并造成语言学习的障碍。
图片来源unsplash
年3月北京儿科研究所报告,由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牵头,历时3年的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调查结果显示,中国6岁儿童的血铅值位居各年龄组儿童之首,北京7%的孩子血铅含量超标。
年,广州市疾控中心某专家对名2~12岁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60人血铅含量高于微克/升,被确诊为铅中毒,占被调查儿童的2.51%。
一串串数据都在向我们昭示着:预防铅中毒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unsplash
铅中毒的来源
俗话说“病从口入”,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同样如此。
有关权威调查表明,儿童铅摄入量的90%~98%来自食物。
玩具及居室家具:许多色彩鲜艳的玩具、蜡笔、水彩和家具含铅量超标。如果儿童玩过玩具、摸过家具后没洗手就拿食物,铅便随之吃入。
成人使用含铅化妆品、洗染剂之后,抚摸儿童,会使铅进入儿童体内。
图片来源unsplash
使用含铅的陶瓷、搪瓷制品盛装食物,食用含铅罐头、含铅松花蛋等,均可导致人体摄入铅。
除此之外,室内吸烟也是导致儿童含铅量过高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有被动吸烟史的儿童血铅水平过高的危险性要高于没有被动吸烟史的儿童。
每克香烟中含0.8微克的铅,香烟燃烧时,烟雾中含有的铅颗粒虽然量很少,但儿童长期被动吸入也会引起蓄积中毒。
图片来源unsplash
并且,环境中含铅量超标,如:汽车尾气——儿童较成人矮,吸入尾气会比成人多;传输自来水的管道含铅量高,致使水污染等,都会导致儿童过量摄入铅。
儿童文具中,如铅笔、橡皮擦、劣质图书等都含有大量铅,长期使用,会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
图片来源unsplash
如何让孩子远离铅危害?
除了定期给孩子检测身体微量元素水平外,可以从以下12个方面让孩子远离铅危害:
1、勤洗手,勤剪指甲,养成饭前洗手好习惯;
2、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
3、应经常用湿布抹去儿童能触及到的部位的灰尘,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要加上罩子;
图片来源pexels
4、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
5、注意室内通风,特别是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6、家长不要在室内吸烟;
图片来源见水印
7、少食某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
8、自来水中含铅量不容忽视,每天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将水龙头打开约1~5分钟,以减少水中铅污染,最好使用家用净水器。
9、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可成倍增加;
图片来源unsplash
10、要保证儿童的日常膳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锌等元素,以促进铅的排出;
11、不要从地摊或者不正规的渠道购买了含铅量超过规定标准的油画棒或者蜡笔。
12、不带孩子在汽车来往较多的马路附近玩耍和长时间停留,减少汽车尾气铅污染危害。
图片来源见水印
铅中毒的危害不可小觑,研究证明,当儿童血铅水平在10μg/dl以上时,即对智能发育产生不可回逆的损害。
因此,爸爸妈妈们更应该注重孩子日常生活习惯,远离铅污染。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pexels、unsplash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存脐带干细胞:年轻父母的新选择
科学家们发现脐带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许多父母选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把脐带干细胞长期保存起来,以备孩子成长过程中以及家庭成员的未来不时之需。
如果您正处于备孕或者孕期,又将如何处置自己的脐带?交由医生安排、自行丢弃或者为孩子储备一份“安心”?孕妈妈们都可以提前考虑起来啦!
河北省干细胞中心订阅号
更多精彩内容及活动将在这里发布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hz/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