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226/6905531.html一概述
异食癖是代谢功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饮食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
二是否医保
是
三就诊科室
消化科、精神科、心理科
四病因
异食癖与铁、锌缺乏,心理因素,性格特点,家庭缺乏教育等因素有关。
五临床症状
异食,如嗜吃泥土、墙皮等,脸黄,唇、甲均苍白,消瘦,疲劳乏力,食欲不好,腹胀,腹痛等。
六危害
异食癖危险不在于其行为本身,在于异食之后对身体的危害,可引起多种疾病。儿童会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异常行为,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七并发症
肠梗阻、营养不良、贫血、肠道寄生虫病等。
八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检查、脑电图、B超、CT或MRI等。
九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出的异食症状、结合精神检查、辅助检查可确诊。
十饮食建议
指导患者正确进食,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其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是牡蛎等贝类食物。
十一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常饮食。
十二治愈性
一般随患儿年龄增长,异食症状会逐渐消失,很少持续至成人期。对于并发严重躯体疾病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躯体疾病而导致死亡。
十三典型症状
幼儿咬吃玩具上的油漆、灰泥、袋子、头发及衣服等。较大一点的儿童吞食黏土、污物、动物的粪便、石头、纸张等,并可产生并发症。由于吞食的异物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并发症。吞食灰泥可产生铅中毒;吞食大量的污物、动物的粪便等可造成肠道寄生虫病;吞食黏土可造成贫血与缺锌;吞食大量淀粉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吞食头发、石头等可造成肠梗阻;吞食黏土的患儿可产生严重的高钾血症和慢性肾衰竭。总之,异食癖的危害在于吞食物质的类型和数量。
十四诊断依据
1.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2.症状每周至少2次,至少已1个月。3.实际年龄及智龄在2岁以上。4.并非其他精神病或智力障碍所致,且此种进食行为并不符合当地习惯或传统。
十五治疗方针
病因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常饮食。
十六其他治疗
1.心理治疗以行为治疗为主,引导患者正确进食,而对于不良进食行为给予消退性抑制;厌恶疗法可采用中度电刺激、催吐药物。2.病因治疗依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如驱虫、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缺锌是异食症的病因,可引起味觉素分泌减少,发生食欲不振、厌食或异食症等临床表现。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从饮食方面进行补充,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其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是牡蛎等贝类食物。3.并发症的治疗并发有肠梗阻、贫血、肠道寄生虫病等躯体疾病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十七预后情况
一般患儿随年龄增长异食症状会逐渐消失,很少持续至成人期。对于并发严重躯体疾病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躯体疾病而致死。
十八日常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晨起为患者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方式,培养患者正确饮食习惯。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倾听患者诉说,不与患者争论,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
十九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正确进食,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其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是牡蛎等贝类食物。
此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右下点赞?、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ff/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