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经常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比如:耸肩、扭头,张嘴,挤眉弄眼,清嗓子、发声甚至说脏话骂人等,有人说他们是坏习惯,有人说他们没礼貌,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异类......孩子这些怪异的表现,能让家长瞬间崩溃,我们的宝贝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动作?其实,孩子的这些奇怪动作是抽动症的症状表现。近日,我门诊收到一个8岁,小名叫小琦,刚到院的时候,小琦一进接诊室就开始喝鱼缸里的水,添东西,乱叫,还把一位护士的胳膊给咬破了。经常异常发声,包括秽语抽动、说脏话、骂人,学鸡猫狗叫,尤其学猫叫和狼叫特别明显,爬高上低,一会也坐不住,也不配合检查。据他妈妈讲,小琦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乱跑,但是那会家里人都没有在意。等到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便开始反应,小琦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上课不注意听讲;到后来,就不愿在教室里待,跑到操场上去;上课期间,把衣服脱了,跳到喷泉的水池子......这些怪异表现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公愤,常常受同学的歧视。在仔细了解小琦的过往病史和生活后,确诊为抽动症。抽动症专业上叫抽动障碍,它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的以特殊形式运动为主要表现。这个抽动障碍通常起始于眼部、面部以及头部,以此为首发症状,进而可能向下发展。进而到颈部、肩部、肢体,或者以及躯干。总体遵循的原则是从上到下,从外周到中心这样一个抽动的原则。发生抽动可能出现这种带有拧鼻子哼哼声,或者是更有复杂者说脏话,频繁的发作都可能是抽动症的一些症状。儿童抽动症对孩子的危害往往是综合性的,诸如心理性格、继发学习困难、性发展问题、社交障碍及社会退缩等。因此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应采取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案,并随着患儿病情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灵活进行加减,配合中医埋线,针灸和物理等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目的是缓解与抽搐相关的不适或者痛苦,使患者尽量达到正常的生活水平。如何做好抽动症孩子的护理?抽动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家庭所占的影响因素还是很大的。确诊孩子有抽动症以后,家长们不要过度地担心,虽然孩子的治疗比较麻烦,但是大部分预后是比较好的。需要注意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这个疾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注意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多关心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减轻孩子心理方面的压力。另外,不要提醒孩子的症状,家庭要和睦。这些都对孩子的治疗和发展有利。此外,建议家长及时注意孩子的动态,加强与老师的沟通。父母可以找机会向老师普及抽动症的知识,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让老师了解到孩子的问题是由疾病导致的,而不是他太顽皮。这样在课堂上或者在作业问题上,或许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负面评价就会少一些,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1.生活方面给孩子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家里,避免直接使用敏感的语言说明病症,在孩子发生抽动时不可太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ff/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