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年龄越大,脑子反应越慢是真是假NATU


北京专业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导读:

1.醍醐灌顶!Nature邀请5位不同国籍博士教你如何与导师相处;

2.年龄越大,脑子反应越慢?是真是假;

3.只低一毫米,时间也会变慢!华人学者首次在毫米尺度验证广义相对论;

4.壁虎断尾后为何还能再生?科学家揭开了真相;

5.进化人类学家说,“四脚吞金兽”很像另一个物种;

6.美国国鸟处境危险!近半数患有慢性铅中毒;

7.火灾的“夜间刹车”正在失效;

8.怀孕时接触这些化合物,可能影响后代大脑发育……

01醍醐灌顶!Nature邀请5位不同国籍博士教你如何与导师相处

当你开始读博时,你与博士生导师也开始了一段正式的职业关系。与你打交道的是一个你可能非常尊重和敬仰,但也有点害怕的人。那么你该怎么与导师相处呢?Nature邀请5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分享了一些沟通技巧。5位博士生来自不同国籍、性别、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导师,代表着五种不同的经历,但以下几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1)了解自己。

想让导师知道你的需求,首先要了解自己和你的需求。比如,你喜欢多次而弹性的任务,或少次但硬性的任务安排?你希望得到清楚的指导还是向往选择课题的自由?与导师开会前你通常要准备多久?

你可能发现,你的想法和做法和导师对你的要求并不一致。你可以请导师讲清楚他们的科研任务优先级,看看自己能如何调整适应。反思哪些做法与你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及时告诉你的导师,以防发生冲突或误会。你还可以请教课题组的资深成员。但要记住: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帮助导师去指导你。

(2)开个好头。

将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放在首位。如果你不确定,宁可谨言慎行。善于观察,尤其是当你在别人的文化或国家的课题组工作时。如果你加入了一个新的课题组,没有任何前辈,你可以问问导师有哪些规定,营造怎样的工作氛围。你与导师的关系会自然发展,组会和团建等活动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轻松或友好。

(3)珍惜一对一。

和导师一对一时一定要积极主动。记下你会后需要跟进的事项,以及这些事的优先次序。会后总结一下你们讨论的内容和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如果你需要导师的指导或进一步意见,会后发送一份邮件,列出你们讨论的内容和你的需求。

(4)调整长期目标。

如果你手头还有其他更紧迫的任务,比如上课、助教或其他研究项目,你可能需要暂时搁置一些科研目标。你要努力确保你的研究进度能赶上导师的课题或基金的进度。如果你觉得做不过来,可以让导师帮忙调整他们为你设立的目标。

制定短期目标可以帮你把富有挑战的长期目标拆分成易于管理和追踪的小目标。实现这些短期目标,并与导师讨论,就能让你在缺少其他反馈的情况下对进度更有把握。

(5)保持交流通畅

你在博士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你与导师的沟通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例如,你刚读博时,每周向导师进行简短汇报有助于你保持进度,你就要记在心里;到了博士后期你会更加独立,但偶尔汇报一下你在做的长期课题,或许能让导师更了解你的工作进展。

总之,你要记住,你的成功也是导师的成功。了解自己、尊重彼此、积极主动、善于观察和归纳总结将帮你实现有效沟通,为你的成功打下基础。

(编译自Managingup:howto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ongdushijian.com/jdff/10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